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9日 · 有近元朗山貝村以東屬濕地緩衝區的南生圍魚塘於去年5月被發現遭填平當局命令停工及要求於去年底前恢復原狀事隔一年上月所見填土面積不減反增逾六成至4公頃更變成兩米高泥頭山」。 規劃署稱已執法惟有關土地仍未完全恢復正跟進適當執管和檢控行動。 長春社認為當局執法阻嚇力明顯不足,預料當地未來濕地生境會不斷萎縮。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后海灣的魚塘及濕地是各種候鳥的重要覓食及棲息地,隨着發展壓力增加,區內濕地被破壞情况加劇,其中一個重災區位於南生圍以南,當地有大片魚塘被納入濕地緩衝區,過去10多年有多處遭填塘及非法棄置建築廢料。 長春社去年5月發現,山貝村以東「鄉村式發展」地帶遭大規模倒泥。 「泥頭山」兩米高 有河遭掩埋.

  2. 2022年1月7日 · 明報專訊政府擬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保育北部都會區內南生圍等漁塘地帶但私人發展商的南生圍雙生共融發展方案的城規申請上周五上訴得直為計劃增添不明朗因素有資深測量師分析若計劃中的農地改劃住宅地收地成本將增多倍政府可在發展商補地價改劃土地前收地亦可就裁決上訴但政府過去較少上訴有可能採納發展商的方案。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3. 2023年11月9日 · 明報專訊近年不少財團開展鄰近濕地修復區的地皮由新世界0017或相關人士持有的元朗南生圍榮基村項目2021年提出作綜合住宅發展及濕地修復計劃擬建7幢住宅大廈提供1997伙住宅單位總樓面約108.48萬方呎

  4. 2021年9月19日 · 地產商搵政府老襯系列土地共享之南生圍故事. next. 【明報專訊】政府希望以「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透過「市場力量」,利用地產商已整合業權的私人土地,加快房屋供應,2019年宣布政策時講明,「土地共享」項目土地擁有人需要交出部分土地,提供最少七成總樓面面積作公營或「首置」房屋(以下簡稱「公屋」),餘下的土地地產商用作興建私人樓宇。 上 / 下一篇新聞. 未來城市:設文化局 先從韓國取經 文化發展 資助以外需自主 月到中秋 一年容易又中秋,唔派月餅街坊嬲?

  5. 2021年10月12日 ·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長春社香港鄉郊基金香港觀鳥會創建香港綠色力量及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今日發表聯合聲明表明不支持該兩宗申請7個環團在聲明表示新地的申請地點即元朗蠔洲路位處南生圍核心濕地南面本身亦有魚塘及河道同時位於濕地緩衝區WBAWBA本為緩衝敏感及具國際重要性的后海灣濕地而設亦為繁殖期的鷺鳥提供飛行通道以進入濕地保育區WCA內的覓食地非常關注新地擬議的高樓發展將影響WBA原應發揮的緩衝作用影響鷺鳥繁殖。 至於林村社山的擬議發展項目,環團估計會令整個林村谷的人口增加約1.75倍,稱目前該區主要為3層高村屋,若興建28棟大廈,必然會嚴重破壞區內景觀及影響生態。

  6. 2022年12月19日 · 明報專訊本港塘魚養殖業是本地食用魚供應來源之一亦是后海灣生態系統的重要部分惟不少魚塘荒廢多年更面臨發展威脅有塘主盼將傳統養殖業傳承今年初將多個位於南生圍以南荒廢近20年的魚塘出租予年輕養殖戶以不投放防病蟲害及淨水藥物以及不加設防雀網等生態友善方式飼養經濟價值較高的南美白對蝦產量雖只及傳統養殖方式約一半但白蝦可生長至20厘米長才出售體形較市場常見的白蝦長約四成最快本月推出應市養殖戶指零售價雖較內地供港貨貴三至四成但有信心會獲本地市場接受。 有保育組織促政府加強保育后海灣一帶魚塘及支援業界升級轉型,助本地塘魚養殖業持續發展。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7. 明報專訊發展商看好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積極改劃地段內土地早前有財團曾向城規會就南生圍濕地緩衝區內申建低密度住宅共114伙總樓面約21.99萬方呎惟規劃署不支持有關申請指申請人已遞交的技術評估不能顯示發展不會對周邊環境構成負面影響預計城規會今日審理時難獲通過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