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馬爾他移民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8日 · 2021年7月18日星期日. 移英者問卷調查逾一成港人帶父母移民 心理治療師:有長者因兒子舉家移民失人生主軸 (00:02) 圖2之1 - 近月不少港人移民離港,離別場面在機場處處可見。 (賴俊傑攝) 英國政府自今年1月底推行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計劃,按英國內政部數據,首季有逾3.4萬人申請。 當地協助港人項目UKHK的網上問卷調查顯示,有97%受訪者身在英國或正計劃移居當地,當中逾六成受訪者表示與子女同行,逾半同行子女是小學生。 另外,移英者中逾一成受訪者會帶父母赴英,UKHK推算平均每5個移英家庭就有一名長者。 有英國註冊心理治療師曾接到求助,有長者在家人移民後情緒崩潰,更因服食過量藥物而不適入院,令移民英國的兒子內疚。

    • 住屋權屬的分佈及變化
    • 「新移民」的構成
    • 遷移身分與住屋權屬的交叉對比
    • 1996至2006年的變化
    • 2006至2016年的變化
    • 沒發現「新移民」在房屋政策上被優待

    簡言之,香港住屋權屬現時主要分四大類別:出租公屋、自置資助出售房屋、自置私人房屋、租住私人房屋。而港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擁有者」、大業主和發展商,掌握土地發展的步伐與方向。1980年代起,包括公屋和以「居者有其屋計劃」為主的資助出租和出售的房屋便成為差不多一半香港居民的住所。資助房屋能使市民每月省下數千元生活費,亦助市民更易實現置業階梯。 第一任行政長官1997年上任不久後曾宣布「八萬五」建屋計劃,其中逾半為資助房屋,希望提高市民自置房屋比率。不幸的是亞洲金融風暴及其後非典型肺炎的衝擊,令樓價直線下跌,「八萬五」建屋計劃受很大阻力,尤其當時私人市場的業主。 2002年港府宣布無限期停止建造和出售居屋,「勾地政策」同時出台。因滯後效應,2000年代中期以後香港住宅落成量大降,特別是不少居屋項目...

    移居香港的人士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1980年取消「抵壘政策」後,單程證成為內地人移民香港的主要渠道。除了已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內地移民,「新移民」還包括內地來港居住不滿7年、但同時內地戶籍已被註銷者(即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移民,簡稱PMR)。 另外,為加強香港競爭力,1990年代起,港府推出數個計劃,吸引包括內地出生的人才移居香港,如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和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但因數據所限,筆者無法分別各類型非單程證移民。我們以下將重點探討3種不同的遷移身分(本地出生者、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以及PMR)和他們的住屋權屬在20年來(主要集中討論1996、2006和2016年)的情况和變化。

    附表是作者基於各年人口統計5%抽樣微觀數據而製作。如上所述,上世紀90年代末期到本世紀頭幾年持續的樓價下滑,對業主來說或是噩夢,但對還未「上車」者來說是難得機會。1996到2006年間,全港住戶居於自置私人房屋比率由35%升至38%。其中本地出生者的升幅(2個百分點)較明顯,高於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1個百分點)。至於PMR在1996年高達35%的自置私人房屋比率,相信是因1996年人口統計對此類人士的定義較寬鬆,涵蓋範圍較大(篇幅所限,在此不詳細討論)。2006年數值是較合乎預期的16%。

    對比自置私人房屋,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絕大部分為居屋)的住戶升幅更明顯。在本世紀初政府雖已削減居屋的建造和出售,但因滯後效應,全港住戶在1996到2006年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百分比由12%大幅上升至17%。其中以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升幅最大:本地出生者升3個百分點,至18%,而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則上升了8個百分點,至17%。PMR雖然也升2個百分點,但能居於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仍是極少數(4%)。 租住私人房屋方面,整體上,對比1996年,2006年的比例有所下降,側面反映回歸初期港府希望提高自置住宅比例以及持續提供公屋的政策有效。但這似乎對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和PMR更有效。話雖如此,即使PMR租住私人房屋的比例下降了3個百分點,46%(2006年)仍是3種...

    受難以預料的客觀環境及港府對房屋計劃的方向變化影響,2000年代中期以後,隨着居屋和公屋興建量大削和停滯,加上私樓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香港房屋問題再次加劇。2006到2016年間,全港住戶「上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和私樓的比率平均下降了1和3個百分點。租住公屋百分率維持不變,租住私樓的住戶比例升4個百分點。其中,本地出生者和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的住屋權屬變化基本同步。兩組人士在這10年間居於自置私人房屋以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下降,同時租住公屋和私樓的比率上升。 雖然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的「新移民」和本地出生者,住屋情况的變化在這10年間大致相同,不過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情况卻非常嚴峻。其「上車」比率的下跌在這10年間最明顯:私樓由2006年的16%下降到20...

    本文淺析回歸以來約20年香港住屋的情况和變化,從而了解新移民在香港住屋方面情况。篇幅所限,我們重點關注本地出生者、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以及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移民(PMR)。回應文首問題,經上述交叉對比,並沒發現「新移民」在房屋政策上被優待。一來內地出生並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者的新移民在這20年中的住屋權屬變化基本上和本地出生者同步,二來居住未滿7年的單程證「新移民」不論在能夠住上公屋,以及「上車」居屋及私樓的比率,也及不上其他遷移身分者。2016年,有接近七成PMR被迫租住私樓,包括劏房。 由於本世紀初香港房地產市場受到大環境的衝擊,令到前特首「八萬五」建屋計劃成眾矢之的,政府也被迫修改。現在看來,整體而言,當時政府進取的房屋供應政策確能改善香港居民住屋環境。可惜在2000年代...

  2. 2021年5月17日 · 即時港聞. 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 消委會寵物移民服務9公司基本報價與總收費差異大 攜柴犬移居澳洲基本收費2萬元顧客終付5.8萬元 (11:58) 圖1之1 - (消委會圖片/明報製圖) 消委會調查11間代辦寵物移民公司提供的服務,索取其代辦貓和狗移居至澳洲、加拿大、英國、美國,以及台灣的報價資料作研究,發現代辦寵物移民的報價普遍過於籠統,最終支出預算往往與基本報價相距甚遠。 各移民公司提供的基本報價所包含的代辦服務項目不盡相同,不宜直接比較。 消委會調查指出,部分公司提供的基本報價,未必包括寵物的運費、隔離費,以及入口許可證費用等3項較大筆開支,或需由消費者自付或以實報實銷向顧客收取。

  3. 2021年9月12日 · 有團體調查本港新移民受歧視情況發現近58%受訪新來港成人及32%新移民兒童曾因新移民身分直接受歧視39.1%新移民在就業方面受到歧視約58%成人及45%兒童有中度或以上抑鬱症狀受歧視與出現抑鬱症狀人數呈正比

  4. 2023年7月4日 · 〉,2023年6月23日明報》)談及移民潮情况有所改變包括價值觀念取向不再是主導移民的主要原因為了子女移民的情况迅速減少送子女到外國讀書並不等同安排他們移民移民不再是一走了之」。 區區大抵同意周教授的看法;然而周教授未說的「特區政府如何建設香港成為港人熱愛留下來的地方」,才應是主菜。 最近幾年,普遍市民身邊總有幾個朋友離港,有能力移民的中產家庭更甚。 即使特區政府不承認移民潮的存在,特首李家超亦在去年施政報告承認人口嚴重流失。 當下的挑戰是:香港必須承認移民潮,社會才能向前走。 政策規劃有否考慮移民潮因素? 香港的發展規劃,包括財政和土地等發展,有沒有考慮移民潮因素,與人口發展和市民心理相符?

  5. 2023年12月14日 · 2023年12月14日星期四. 上一篇. 中大民調近四成港人打算移民海外較去年升9.3個百分點 兩成港人欲移居內地 (15:03) 圖1之1 - (資料圖片)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最新民調顯示,37.7%受訪者表示有打算移民海外,較去年同期調查上升9.3個百分點,當中有14.2%受訪者表示打算移民到英國,其次為澳洲、加拿大及台灣;調查又顯示,令人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本地因素首位為香港自由或人權情况變壞,佔17.7%,其次為香港政治爭拗太多或政治不穩定、香港政制不民主、以及香港居住環境較差或較擠迫,3項因素各佔逾10%。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於9月28日至上月9日期間,以電話訪問了708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

  6. 2021年3月19日 · 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 香港人口結構大轉移(文:周永新) (09:00) 圖2之1. 政府統計處年初公布,2020年底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是747.4萬,比對2019年下跌0.6%,是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跌幅。 筆者過去文章指出,香港2020年的登記出生數字異常偏低,出生嬰孩只有41,958人,較平常每年5萬多,少了兩成,所以去年人口不增反減屬意料中事。 其實,香港人口是否增加,多年來已不能單靠自然人口的增長,即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而是由來港定居移民的數目來決定;也就是說,香港人口增加多少,本地嬰孩出生的數目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來港定居新移民的數目。 因此,新移民數目多寡,及他們的素質,才是影響香港發展的重要考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