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1日 · 1. 設定靜觀的目標. 在靜觀開始之前,你須設下當天靜觀的目標,例如:減輕壓力或焦慮、提升睡眠質素、使心情舒暢等。 設定目標可助你當天思維維持清晰,專注於想做的事。 部分應用程式會有聲音導航,引領你進行靜觀,假設你目標定為減輕焦慮,程式就會對應此目標,調整靜觀的節奏及說出安撫人心的話語。 有了靜觀的目標,就不會感到過於迷惘,完成後亦會有滿足感。 2. 控制呼吸節奏. 若能調節呼吸節奏,保持一定規律,有助平伏焦慮情緒,例如吸氣時數 3 下,屏氣時數 2 下,呼氣時數 4 至 6 下。 建議延長呼氣時間,其理應多於吸氣時間,整個呼吸練習可持續 3 至 5 分鐘。 消委會BB衫丨實測30款BB衫安全性,消委會:逾半潛藏「纏頸窒息」風險.

  2. 2019年7月5日 · Jul 5, 2019. 19,783. 健康、家庭、工作、學業和人際關係等給予的壓力時多時少,卻無可避免。 當我們的身體和精神持續地忙於處理它們時,身心難以有片刻的安寧和平靜,使我們難以運用清晰的頭腦去處理事情。 當誘發壓力的事情久久未能處理,身心便會漸漸地發出不同的訊息,例如失眠、痛症、易怒、緊張或抑鬱等。 幸好有科學研究顯示靜觀練習不但能提升心理質素,也能有效地減輕壓力和痛楚。 許多人會問,誰需要做靜觀? 是否有抑鬱、焦慮症才需要? 其實只要感到有壓力、或想有更好的精神健康,便不妨學習靜觀,為身心進行調節。 Photo from Google. 什麼是「靜觀」?

  3. 2018年9月4日 · 1、覺察壓力源、情緒及身體的反應. -不要忽略你的痛苦、忽視你的問題。 -想一想是什麼事困擾你,你如何看待這些事情? -留意你的身體如何回應你的壓力;在哪些情況下,你會特別變得緊張或煩悶? Photo from Google. 2、瞭解什麼是你可以改變的. -這個壓力源是可以完全的避免及消除的嗎? -你可以減低他們的強度嗎(譬如將時間拉長;用一段較長的時間來處理它取代一天或一星期)? -你可以減少接觸壓力的時間嗎(休息一下、小小離開那個壓力的環境)? -你可以花些時間和力氣促成改變嗎(先設定目標、作時間管理等)? 3、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要合理. -做事時宜事事量力而為,不要作過多的承諾,以致令自己在無法應付時陷入困境。 故此,有需要時學會拒絕別人的要求。

    • 加薪談判技巧1
    • 加薪談判技巧2
    • 加薪談判技巧3
    • 加薪談判技巧4
  4. 2019年3月6日 · 早前,多個醫管局支援職系工會已與醫管局開會,商討加薪方案。 然而,商討並未有成果。 工會方面原本聲稱計劃星期四(三月七日)發起靜坐抗議,要求所有支援職系員工劃一加薪12%。

  5. 2019年7月28日 · 簡單而言,一旦你學會了在一個既定環境拿出最佳表現的方式,學習新技巧或新方法就失去意義。 若你發現了上班的最快路徑,就不太會有意願冒著塞車的風險繞路。

  6. 2020年9月23日 · 社交技巧的練習:學習如何進行閒聊,尋求幫助以及保持眼神交流需要練習。 每天設定小的社交目標,例如與您不熟悉的三個人打招呼,可以幫助您建立起對這種情況的信心。

  7. 2024年4月15日 · 3大紓緩情緒小貼士. 深呼吸,專注自己的呼吸,每次呼氣時心裡想著「放鬆」這兩個字。 如有需要的話,可以閉上眼睛幫助自己集中,直至冷靜下來。 緊握拳頭,儘量多用力,感受一下拳頭緊握時的感覺,然後放鬆拳頭,感受一下手掌放鬆時的感覺,然後再重覆以上步驟,直至冷靜下來;也可以嘗試收緊和放鬆身體的其他部份(例如:膊頭、額頭及牙關等)。 想像自己現在身處一個放鬆的環境(例如:風和日麗的海灘),我看到什麼呢? 聽到什麼聲音呢? 嗅到什麼氣味呢? 雙腳踏在幼沙上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溫暖的陽光照在皮膚上的感覺是怎樣的? 儘量真實地想像五官的感受,直至冷靜下來。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