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6日 · 這些額外任務有沒有可能成為我前面想要達到的加薪目標的談判籌碼呢經過這樣幾個層次的分析我們就從我與主管不合這樣模糊的問題感覺轉換成怎麼談到我想要的加薪額度

  2. 2020年11月18日 · 這次課程的單元雖然範本多但基本上是一套完整的職場筆記模組從月曆每日行動清單專案筆記任務筆記會議筆記談判筆記到覆盤日誌都是彼此環環相扣結合成一套可以自成系統的職場筆記本

  3. 2013年10月4日 · 我稱其為具體可行的小技巧而這或許就是改善生產力最需要知道的關鍵今天這篇文章就要從我自己的經驗來分享時間管理上真的可以被具體執行的小技巧。 一、 幫自己留下「神聖時間」 我有一個習慣是每天都有預留一段「神聖時間」,可能是晚上10點到12點,或是早上5點到7點,但也有可能是某個假日中午的12點到2點,當然這個神聖時間是留在我自己心裡的,只有我自己知道。 但是無論任何人要給我安排什麼事情、無論任何任務需要安排什麼時間,都絕對不會碰觸到我心中的這段每日的「神聖時間」, 當我跟別人說:「不好意思,這一天真的沒有時間了。 」 實際的意思就是除了神聖時間外,沒有其他時間可以安排了。

  4. 2018年5月12日 · 我自己也是上班族每天面對許多公司內行政會議客戶專案開會甚至有時需要談判決策的會議。 回顧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各種冗長會議、高效率會議,兩者對比, 或許可以從我自己的經驗,整理出讓會議變得「高效能」的七個習慣 。

  5. 2018年12月16日 · 老闆、客戶跟我交代事情時,如何快速記錄對方重點 ,寫得快,而且寫得好,沒有漏掉關鍵,甚至當下發現對方遺漏的關鍵,即時提問,讓事情順利完成? 我自己腦袋中迸出要做的事情時,也能夠快速筆記下來 ,並且事後看得懂自己真正要做什麼? (第三點可延伸參考: 如何在只能使用手機筆記的時刻,快速把想法筆記下來? 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在「書寫方法」上解決,只要在每次筆記任務時,根據下面四個關鍵字來書寫: 行動 :具體要做的是什麼行動? 對誰 :有沒有明確要對誰行動? (如果沒有,可省略) 成果 :具體要完成的是什麼成果? 時地 :有沒有明確要執行或完成的時間地點? (如果沒有,可省略)

  6. 2021年10月10日 · 最近我在工作上剛好需要整理許多跟高效率會議相關的案例分析與解決方法,其中許多素材都是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的心血結晶,今天用比較簡單易懂的方式,也整理如下跟電腦玩物上的讀者們分享。 一,案例:會議失焦,時間超時. 問題點: 會議討論過程中,某一段的討論變成大家各自發揮「感覺想法」,或是忽然岔出到「其他的主題」,討論時間愈拉愈長,內容就愈來愈發散,卻不知道如何拉回來。 議程上只出現模糊議題或發言人順序,沒有時間限定。 每個模糊議題或每位發言者,沒有被限定要討論的目標結論。 關鍵步驟: 一個明確的 「待辦清單導向」議程 ,把會議變成解決任務的現場。 會議一開始就跟所有人說明每一段要確定的任務,並限制每一段的時間。 例如我常常會在會議一開始就說: 今天我們要討論三個問題.

  7. 2016年10月25日 · 開會的目的很簡單,不外乎要討論某種現況,做出一個選擇(行動),而且有時候我要說服對方進行某種選擇 。 要怎麼達成這個開會的目的呢? 我會在開會前進行下面四個步驟的「有效」企劃:(延伸閱讀: 開會浪費時間? 用特製會議記錄格式開一次有效會議 ) 1. 收集:了解概況. 2. 整理(第一步分析):分析現況. 3. 判斷(第二步分析):導出「詮釋」 4. 推論(第三步分析):做出選擇或列出選擇. 「開會時」沒有效率,很多時候是開會前只做了第一步:「收集資料」,於是開會時沒有人知道應該討論什麼? 應該朝哪個方向進行? 便會花上很多時間繞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