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 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許多失眠的人經過檢查後,發現其實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下稱OSA)引起的。新光醫院胸腔內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也曾擔任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他指出,OSA患者因為鼻口咽及呼吸道肌肉組織在睡眠時鬆弛而塌陷,部分或完全堵住呼吸道,導致睡眠期間呼吸短暫中止而引發缺氧,進而造成睡眠中斷。
    • 止鼾技術。睡覺時打鼾不但可能吵醒自己和同住的家人,也會影響睡眠品質。「止鼾枕」就是針對這種情況而設計的。林嘉謨表示,有一種止鼾枕內建鼾聲感測器,若偵測到使用者發出的鼾聲,就會產生震動(震動幅度可事先調控),直到使用者側睡、沒有發出鼾聲為止,才停止震動。
    • 照光療法。陳濘宏表示,照光療法很方便,沒有傷害性,市面上有照光檯燈、壁燈等型式的產品。其原理是模擬太陽光的光線,因為人們的睡眠週期是被褪黑激素所調控的,而褪黑激素又會被陽光所影響。
    • 阻隔噪音。陳濘宏指出,有些人比較淺眠,容易受環境中聲音的干擾而影響睡眠。市面上所販售的一款除噪助眠機,可以發出「白噪音」,包括可能是嗡嗡嗡、沙沙沙等規律的聲音,它不會干擾睡眠,還能中和掉外在環境的噪音,甚至是自己的打鼾聲,因而能改善睡眠品質。
  2. 2024年2月21日 · 1. 吃的改善失眠. 養生也能養心,讓飲食成為療癒之道. 我有3個自製的助眠秘方:無糖優格、天然蜂蜜和香蕉。 這不僅有助於睡眠,還能改善腸道健康,而腸道健康對於保持快樂和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 當我發現頭髮開始變白,我就增加食用芝麻,這不僅幫助我睡得更好,對於因肝腎不足而導致的失眠也有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失眠可能是藥物副作用引起的。 如果你在服用某些藥物後發現睡眠困難,一定要及時與醫生溝通調整。 至於需要避免的飲食,高脂大餐和容易脹氣的食物,如豆類,都會妨礙睡眠。 平常胃部敏感的人在睡前也應避免過多辛辣食物。 2. 從「喝的」改善失眠. 控制助眠增活力,淺嘗則止益健康.

  3. 2024年3月3日 · 2024-03-03. 瀏覽數 3,950+. 「美軍戰場睡眠法可以讓人放鬆更容易入眠。 unsplash by Kinga Howard. 聽遠見. 「我知道要放鬆但我的身體根本放鬆不了。 」你也是這樣嗎? 我是減藥藥師胡廷岳本文就是為了長期失眠的你所寫的融合數羊」「放鬆」「身體掃描」(body scan等技巧是免記憶又好執行的睡眠方法。 我知道要放鬆,但我的身體根本放鬆不了. 每當我們打開電視,就會發現「睡眠品質」四個字一直不停地受到關注。 因為我們都知道睡眠品質好不好,會直接攸關於人體的健康、自律神經的調節。 但一旦我們開始這樣想,反而又會更加緊張睡不著。 那麼一般人如果不想吃藥,又到底該如何克服失眠、治本移除安眠藥、從今天開始好好睡呢?

    • 關於「吃」的:無糖優格+天然蜂蜜+香蕉
    • 關於「喝」的:九成水分,太陽下山前喝足,留下一成,待夜晚時喝
    • 關於「用」的:睡前適度切換為助眠的柔和光線
    • 關於「想」的:回想今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
    • 關於「儀式」:在洗、在梳、在聞,提前通知身體睡覺囉
    • 關於「時辰」:想要散發青春光彩,最晚就寢是11點
    • 關於「生物鐘」: 跟天地一起睡、跟天地一起醒,最適合懶人的養生法
    • 關於「補眠」:中午靜心10分鐘,相當於晚上多睡44分鐘
    • 關於「療程」:頻繁出現的睡眠異常,請與醫師討論

    我的助眠三寶:自製無糖優格+天然蜂蜜+香蕉。這樣吃,順便還能幫你重整腸道。想要常常覺得快樂、擁有足夠的幸福荷爾蒙,腸道一定要顧好。有一陣子發現頭髮變白,我就趕快吃芝麻,結果發現晚上睡得更好,比較難睡的人,特別是肝腎不足引起的失眠,藉由芝麻寧心安神,會有不錯的效果。 然而有些失眠,反而是吃藥引起的。如果你發現在開始服用某一類藥物後,會比較難睡,請不要忍耐,馬上告訴醫師這個狀況,及早調整。 至於要刪掉的妨礙睡眠飲食,第一項是高脂大餐,一個人嗑掉一整桶炸雞、兩個大披薩,那是青春人做的青春事,不好睡的人,你千萬不要這樣吃。再來是吃了會脹氣的食物,如豆類。平常吃生大蒜就會胃不舒服的人,也應避免睡前吃太多辛香美食。

    水喝不夠或喝太多,都可能讓睡眠中斷。很多人一中斷,就很難再進入夢鄉。為了避免夜尿擾眠,最理想一天應該喝的水分九成,請在太陽下山前喝足,留下一成,待夜晚的時候喝。喝太多除了頻頻起床上廁所,還有人會盜汗,一身溼答答也很不好睡。而男性預防攝護腺肥大引起的夜尿頻仍問題,番茄是解答。可以試著喝些不另外添加糖的番茄汁。 此外,刺激性、提神性質的飲料,都應該避免睡前幾小時喝,真的非喝茶不可,普洱茶、花茶、薄荷茶、博士茶(Rooibos Tea,南非國寶茶)這類的還可以。至於酒,喝酒看似能助眠,實則讓人昏沉,並非熟睡。若講究精質睡眠,含酒精的飲料,也不建議睡前喝多。

    如果能睡得比豬甜,表示你受藍光影響的程度很輕。若不能,不妨稍微控制一下手機、電腦與平板的使用時間。太亮、太炫目的光線,從睡前幾個小時就要盡量減少、適度切換為助眠的柔和光線,否則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當然要比別人多花一些時間才能放鬆下來睡著。 據我所知,很多長輩喜歡聽電視聽到睡著,用電視的聲音陪伴自己,如果完全沒有出現睡眠障礙,那就不成問題。但就大多數人的狀況而言,看電視、聽電視入睡,往往睡眠品質都不夠好。若深層睡眠時間太短,退化性疾病很快找上門。房間裡最好不要放電視。若非要看點什麼培養睡意,看些令人心情愉快的書,都比手機、電視要來得好。

    平常容易緊張焦慮、東想西想考慮特別周到的人,到了安靜的夜裡,一躺上床,身體一放鬆下來,不是馬上睡著,而是「眾聲喧嘩」,腦內紛紛浮出許多念頭,想了昨天想了明天,過去、未來考慮一大堆。忘了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睡覺。 若真要想什麼,有一件事你可以想。正確來說應該是3件事。若不能馬上睡著,請試著回想今天這一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3件好事。去感謝一下。比方說,「今天陽光真不錯,感謝太陽。」「感謝天公伯,今天簽約很順利。」「今天的冷藏包裹還好有放冰箱,不然粽子都壞了,感謝管理員。」「今天穿的洋裝看起來腰很細,廣受好評,感謝我自己運動得很認真。」感謝3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你遇到的好人,就可以安心入睡了。 若感謝完了還是睡不著。大概也超過20分鐘了。躺超過20分鐘,通常馬上睡著的機率不高。索性就起身吧,拿...

    入夜後、睡覺前,如果是副交感神經居上位,那人就會很順利進入睡眠狀態。若交感神經還太嗨,完全沒有睡意時,第一你要檢查是不是眼睛接收到太多光線。光線處理好了,接下來請幫身體踩剎車,開始放慢速度。 慢慢喝一小杯熱水、舒服洗個熱水澡、慢慢按摩腿部、慢慢用木梳梳頭(這是對我最有效的)、做一些舒緩性質的伸展、緩緩深呼吸練氣、靜坐靜心、畫著色畫、聞薰衣草這類能幫助放鬆安眠的天然精油、慢條斯理閱讀、做一些讓自己快樂但又不會太刺激的悠哉事……選你喜歡的,設計出一套自己專屬的睡前儀式。步驟不用多,順序最好能固定,這樣你在洗、在梳、在聞的時候,相當於提前通知身體,這是在準備睡覺囉!

    晚上7點到9點,真氣運行於心包經。別讓心包經不開心,這時候最忌諱吵架、罵人、緊張加班、氣急敗壞急急忙忙。要快樂!這兩小時快樂,特別重要,任何煩惱先擺一旁,明天再說。接著晚上9點到11點,是三焦經的時段,要補元氣,最好這時候已經上床躺平。尤其累了好幾天,要還「睡眠債」的人,與其睡到隔天中午,不如從氣走三焦的時間開始躺好,消除疲勞效果更佳。 接下來重要必睡!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子時,氣血布輸來到膽經。再來凌晨1點到3點,由丑時肝經接力。肝膽最重休息,熬夜不划算,想要爭取時間念書或工作,至少膽經、肝經的時間要睡,寧可早起,不要晚睡。萬一不能睡,閉目躺著放鬆都好。 男性工作壓力大,如果肝膽的時間還得加班不能睡,通常火氣也會很大、很容易氣噗噗。女孩子熬夜,則容易出現血虛的情形,想要由內而外散發出青春光...

    以上方法如果你都嫌麻煩,那就把睡眠交給老天爺吧!但你要乖乖,天公伯什麼時候關燈,什麼時候開燈,你要用眼睛去感受那自然的光線變化、用身體的活力充沛與徹底放鬆,去回應太陽和月亮的關愛。 不只是睡眠,順應晝夜節律,自律神經的失調、內分泌的失調、情緒暴衝性質的失調,都能一次調回來。我有朋友去走朝聖路一、兩個月,回來居然糖尿病都沒了,整個人像是年輕10歲。走那山路,你只能白天走,晚上一定得休息, 只要睡對時間、醒對時間,根本不用多花太多力氣,健康自然屬於你。

    睡覺是件快樂事。你躺著,身體自動幫你修復細胞,大腦自動幫你清除各種訊息垃圾,如果你懂得幫潛意識出作業,那還有源源不絕的靈感等著你收割。西藏修行人,還會練習睡夢瑜伽,在夢中悟道、了解實相。睡眠是重整身心靈的機會,不是障礙。 所以想到睡,要往好睡、睡好這個方向去想,不要怕不要擔心睡不著怎麼辦。平常靜心觀想的時候,你可以去觀想一個獲得充足睡眠之後,神采奕奕、好點子超多、無比豐足的精采人生。想好的,它會發生。你擔心,它也會發生。大家心腦要稍微控制一下,不要想偏了、想歪了。 晚上睡不好,白天午時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是補救的黃金時間。有研究顯示,中午靜心10分鐘,相當於晚上多睡44分鐘。午休,能睡就睡,若條件不允許,靜心靜坐一會兒,也是極好的。 古代大俠練內功、修行者練氣,子午卯酉是「關鍵時刻」。其實...

    上述方法不能處理的睡眠問題,很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作為一種症狀,那就不是找時間補眠那麼簡單,頻繁出現的睡眠異常,請與醫師討論。睡眠不好,導致多種疾病,而許多疾病,尤其精神疾病,則以睡眠異常為前端徵兆。及早確認,能避免進一步惡化。 台灣醫療很進步,治療失眠的方法很多,不一定都是開安眠藥,別因為怕吃安眠藥上癮,就不敢去就診。面對問題,處理它,你才有機會放下它。自己處理不來,就找專業的來。沒有人應該輾轉難眠,早點贏回自己的優質睡眠,清醒地享受快樂人生,這是你的天賦人權。

  4. 2023年9月7日 · 首頁. 好享生活. 健康. 太害怕失眠反而阻礙入睡? 一個小改變,打破大腦制約. 「睡不著」也是一種創傷。 遠見好讀. 加入追蹤. 2023-09-07. 瀏覽數 5,800+. 《找回睡覺本能》/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聽遠見播放中. 00:0000:00. x1.0. 長期睡不著的痛苦,也會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發展出新的恐懼。 有一段時間,我到了晚上睡覺時間來臨就會開始緊張,一碰到床就害怕,得先躺在沙發看書緩衝。 失眠真的很痛苦,而且後續影響深遠,必會導致身心虛弱,連環拖垮工作與人際關係,也會相當厭世,是重大挫折,當然也是創傷。 (本文節錄自《找回睡覺本能》一書,作者:汪淑媛,以下為摘文。

  5. 2018年11月13日 · 從清醒到深眠,腦波呈現不同的頻率與振幅,通常約70~90分鐘後會從「非快速動眼期」(NREM)進入「快速動眼期」(REM),此時處於類似清醒或淺眠狀態,眼球會快速移動,很容易被叫醒。 一個典型的睡眠週期,一個晚上大約有4~5次的睡眠循環。 吳嫻談到相關的睡眠實驗,將受測者分成兩群人,其中一群人在睡眠進入REM時會被搖醒,完全清醒後繼續睡,到REM再被搖醒;另一群人會經歷REM,但在NREM會被搖醒,下次睡過REM再被搖醒。 在睡眠總時數和被搖醒次數相同的情況下,有經歷REM的那群人,不管記憶效果、工作效率或情緒恢復的狀況都比較好。 「深眠與REM對於認知是很有幫助的,」吳嫻指出,睡覺時身體雖然在休息,但頭腦其實在將白天接收的資訊去蕪存菁,消化吸收之後,再與長期記憶做連結。

  6. 2022年9月21日 · 2022-09-21. 瀏覽數 40,600+. 圖/50+FIFTY PLUS. 編按失眠和憂鬱是50+常見的健康困擾。 有沒有方法,可同時預防這兩者? 2022年知名期刊JAMA Psychiatry上的一篇研究指出讓60歲以上的失眠病人接受非藥物的認知行為治療不只失眠的狀況改善日後發生憂鬱症的機率也會降低。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可運用哪些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讓自己睡好、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