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與中風患者的相處技巧. 中風患者的活動及言語能力或受影響,情緒難免波動,此時親友及照顧及支撐者角色尤其重要。. 彼此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作為照顧者應該如何與中風患者共同踏上復康之路?. 1)患者情緒低落,如何安慰?. 患者在中風後,或因為未能 ...

  2. 頌缽引領靜心及覺察. Emily 說:「敲缽及磨缽時發出的音頻寬廣且和諧,與身體產生共振,從而發揮聲音療癒的功效。 我們會邀請體驗者是用聽覺體驗頌缽之餘,亦引領大家隨著節奏一呼一吸,專注地感受胸口與腹部的起伏。 靜下來變得更容易察覺哪些部位身體繃緊,甚至感痛楚,從而針對這些部位多作伸展。 透過身體放鬆練習,情緒 亦隨著動作自如地疏導。 撫平內心躁動 梳理思緒. Emily 說:「體驗頌缽時腦海會浮著很多負面思緒,我建議大家不需抗衡或試著控制這些想法,重新留意呼 吸就好。 我們要理解負面情緒是自然而正常的情緒, 不需因有負面情緒感自責而抑壓著,接納所有情緒,然後透過內省,理解自己和他人。 正念融入生活 專注做好每一件事.

  3. 1)患者情绪低落,如何安慰? 患者在中风后,或因为未能自理而感到挫败或闷闷不乐,此时,亲友及照顾者需要较多的耐性及鼓励患者,谨记先让自己情绪冷静下来,平心静气与患者讨论,从患者角度思考,了解彼此的想法。

  4. 2017年1月18日 · 詳情如下: 日期:2017年2月18、25日、3月4、11、18及25日(星期六) 時間:早上10:00至12:00. 地點:瑪嘉烈醫院. 目的:認識認知障礙症及照顧技巧,減低照顧壓力. 對象:認知障礙症患者家屬. 費用:$90(每個家庭計算,綜援人士免費,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會員$60) 報名/查詢:2361-2838 (復康會李鄭屋中心) 長期病患和殘疾持份者與 2017 特首參選人及選委對談 2017年2月7日 – 殘疾及長期病患者向特首參選人胡國興...

  5. 強調社區生活技巧訓練的中風者復康模式. 對於中風康復者而言,把握中風後3至6個月的黃金期,復康會有明顯進步。. 香港復康會自2020年起引入世界衛生組織在千禧年初推出的國際功能、殘疾與健康的分類系統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

  6. 《1秒學識身心靈健康秘笈》節目中陳麗雲教授會講解一下甚麼是身心靈練習及它如何不只幫到病人,亦能幫到像您一樣想更健康的人士。 (一) 身心靈練習為何幫到你

  7. 所以最適當的做法是把患者躺平、打側,以防他在嗆到後導致食物帶著口水進入肺中而產生吸入性肺炎。 在「大人顧事」環節裡,中風患者美蓉道出由一位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的心聲。 她與妹妹阿玲相顧相依,姊妹二人抱持鍥而不休的態度去面對漫長的治療過程。 美蓉在家中排行第二,肩負照料家庭的責任。 數年前,突如其來的一場病,使她無法自理。 阿玲在兩年間一星期七日相伴美蓉度過復康過程。 阿玲為了讓姐姐重拾自理能力,每周特意為她編排各式各樣的訓練。 透過復康運動,美蓉重新訓練平衡、站立、手功能及上肢協調力等,她的活動能力從而得到改善。 阿玲認為言語治療是復康過程中最辛苦的一環,醫院雖提供每星期一次十五分鐘與言語治療師會面,但阿玲認為言語治療對恢復姐姐的語言能力幫忙不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