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5日 · 強化大腿肌肉訓練三式 第一式: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靠牆,半蹲,大腿與小腿盡可能保持90度,保持姿勢,可感覺到大腿 肌肉 拉扯。 背部往上推,雙腳不需要完全伸直,然後向下蹲,大腿仍然保持90度,來回做數次。

    • 間歇式步行助控血脂血糖。間歇訓練聽得多,連步行都可間歇?「平時叫人做運動,藉口多多,游泳要帶泳衣、踩單車要租車。步行相對簡單,較易讓一些不太願意運動的人做運動。」
    • 北歐式健行 適合長者。平時步行兩手揈揈,北歐式健行則要手持兩支健走杖,四肢並用(右圖)。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物理治療師梁澤祺指,「步行作為一種運動,着重下半身,北歐式健行可讓上肢肌肉有一定參與,尤其是背闊肌、三頭肌等,活動到整體肌肉」。
    • 交叉步行法 加強平衡力。時裝騷模特兒行catwalk體態優美,日本有專家創出一款類似的步行法——交叉步行法。雙手左右打開、舉高過頭或在背後緊扣,然後沿直線雙腳交錯前行(右圖),聲稱可矯正盆骨、改善身體僵硬疼痛、鍛煉肌肉等。
    • 倒後行、橫行、行斜坡 訓練少用肌。人類習慣前行,原來偶爾換個方向倒後行都有益處!「倒後行是一個好的運動方式,只要環境安全就可以。」梁澤祺解釋,平時向前行多用臀部肌肉、小腿肌肉,推動身體前進,倒後行恰恰相反,運用大腿前肌肉,練到一些平時少用的肌肉之餘,還可練習平衡感。
  2. 2022年9月13日 · 原來脂肪在體內囤積有先後次序之分,肚腩、臀部、大腿是脂肪最易儲存的地方。. 除了控制飲食,還要透過針對的運動,重塑腰臀腿的線條。. 肥胖主要是身體熱量吸收與消耗不平衡所致。. 多餘的脂肪會儲存到體內任何地方,但囤積次序有先後之分 ...

  3. 2020年10月9日 · 推撫法:適用於大肌肉如大腿、小腿或背部,用「按摩滾軸」協助於肌肉上下滾動2至3分鐘。 注意:按時可運用自己體重施加壓力推向患處,可慢慢提升力度(可以麵粉棒代替按摩滾軸)

    • 膝內旋要小心 強化大腿肌肉最重要
    • Barry Sir練肌健身好物 – 環形彈力帶
    • 訓練動作1:彈力帶弓步(Resistant Band Lunge)
    • 訓練動作2:蜆殼式(Hip Circle Clamshells)
    • 訓練動作 3:彈力帶單腳硬拉(Single Leg Deadlift with Band)
    • 參考資料
    • ▲Bio – Barry Sir

    有醫生指出,人體肌肉及關節會因缺乏活動,變得無力及僵硬,而肌肉乏力亦會令關節缺乏支持,從而產生痛症。同時,若加上肌肉及筋腱疲弱、過重、不正確姿勢,情况更會更嚴重。以膝痛為例,大多是因重複動作、大腿肌力不足及關節退化等引起,常見徵狀是上落樓梯,或運動時出現「膝內旋」及膝痛,大腿外展的能力不足,而造成膝蓋內旋的問題。 Barry Sir表示,進行球類運動、跑步等運動的時候,亦會出現「膝內旋」的情況,導致膝蓋韌帶承受壓力。當過度使用或鬆弛,亦會影響穩定,容易令膝蓋、十字韌帶損傷。要改善情況,就需要強化大腿肌肉,及關節健康。

    有追看《運動科學Barry Sir》的讀者,應該記得Barry Sir曾介紹過一樣輕巧家居健身好物—彈力帶!配搭適當的肌力訓練動作,可以減緩膝蓋痛症勞損。將彈力帶套在小腿或膝蓋上方,亦可以強化肌肉,幫助筋膜健康,減低受傷機會。

    做法: 1. 將彈力帶固定在膝蓋上方 2. 做弓步動作 3. 每邊腳10次,雙腳為1組,共3組 Barry Sir表示,球窩體關節的穩定能力較差,會容易做成膝內旋、十字韌帶受傷,甚至拗柴。「彈力帶弓步」有助改善球窩體關節的穩定能力,避免受傷。

    做法: 1. 側躺,用彈力帶將雙腿綁合 2. 托起上身及臀部,提起 3. 每邊8次,左右兩邊為1 組,做2-3組 這個動作可以訓練臀部外側,鍛鍊球窩體關節,避免患上膝內旋。Barry Sir指出,臀部可以幫助做運動時避震,減低膝蓋勞損。

    1. 彈力帶環在腳掌下,單腳踩著 2. 對角的手拉起彈力帶,收緊核心肌肉 3. 向後踢 4. 每邊8次,雙腿為1 組,做2-3組 Tip:由於動作屬於「動力鍊運動」,四肢會對角互相影響,不需要踢得太後,以免對腰部產生過多負荷。 Barry Sir 表示,用彈力帶做單腳硬拉,可以強化大腿後側肌群及臂部肌肉,而且可以減輕膝蓋受傷,跑步更快,對於球類運動表現亦會提升。 最後,Barry Sir 建議每星期運動2-3次,更要有適量伸展及足夠休息。

    : 膝痛勿單靠食藥 日常保養護關節 – 明報健康網 : 一個跳躍 拉斷前十字韌帶 女士較易中招 練肌力免受傷 – 明報健康網 文:J Lee Presented by: WAW Creation 場地鳴謝:YMCA 青年會專業書院 合作伙伴:亞洲體能協會(ASCA) Asi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Asian China (GoFit)

    中文名「紀榮賢」,「Barry Sir」是暱稱,又稱「紀Sir」。作為運動科學專家,他熱衷鑽研健康 生活科學,喜歡「睇書」,最討厭人云亦云。 對於與健康和運動的種種事宜,諸如 體適能、健體、運動的效益及運動員的勞損、業界的認證和牌照、以至相關產品等等,都力求真相,並期望透 過不同的方式教育大眾和拆解坊間的謬誤。個人使命便是要教曉大家如何 「活得健康」! 擁有「PhD educator for Fitness Professional」的Barry Sir 目前身兼多職,是ASCA亞洲體能協會Sport Science Officer、南華體育會健體中心 隊總教練、YMCA College of Careers: Sport Management Advisor。

  4. 2020年6月5日 · 1. 避免球窩體關節有多餘的活動. 2. 鎖緊肩膀、核心肌群. 3. 脊椎伸直. +4. 由於每個人的球窩體關節位置,會隨着身體結構和四肢比例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要改善訓練,需要依照個人的身體結構調整動作。 Barry Sir提到架上硬拉(Rack Pull),配合升高槓鈴完成動作,集中鍛練腰肌,以改善「羅馬尼亞硬拉」容易造成的腰痛情况。 《明報》JUMP招聘及進修日2024. 近50間參展機構︱即場搵工面試︱抽獎活動. 6月22日﹙六﹚旺角見! 立即報名. 這樣豈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忽略了臀部肌肉、大腿後側肌群的鍛鍊? Barry Sir提提大家安全至上,為了避免受傷引致痛症,腰、臀、大腿後肌還是分開訓練吧! Barry Sir練肌健身好物 – 健身滑行盤.

  5. 2022年3月30日 · 家庭醫生陳海聰指出,要判斷真假大肚腩,可參考一個簡單方法:以正確姿勢站立,輕輕吸氣收腹,若原本微微隆起的腹部消失了,就是假大肚腩。 如不論坐、站、蹲等姿勢,肚腩仍然存在,多數是真大肚腩(圖 ①)。 但要準確分辨真假,則必須經過醫生詳細問診、檢查,找出肚腩成因。 (明報製圖) 真肚腩成因: .腹部囤積過量脂肪,即中央肥胖. +1. 健康警號: .跟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息息相關,增加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痛風等疾病風險. .對關節構成壓力,繼而增加肌肉骨骼系統疾病風險,包括骨骼、肌肉、關節、韌帶、肌腱和滑膜,常見有退化性膝關節炎、髕股關節綜合症、下背痛、纖維肌痛、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肌腱發炎、痛風性關節炎、踝關節扭傷等. .有文獻指,肥人壽命相對瘦人短7至10年.

  1. 如何瘦大腿 相關

    廣告
  2. 【全港首個奶龍跑】經推廣碼「NLRUN」登記成為新會員,即有機會獲港幣$49 DECATHLON電子現金券! 家族大召集、天天加動能、分享一〇幣、獎賞零消費!立即登記,免費下載,率先體驗減齡大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