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18日 · 由於2000年代發生多宗欺凌自殺案件文科省於2013年修改了對欺凌的定義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行為都被視為欺凌。 部份學校認為帶有負面意思的暱稱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醜八怪、胖子等等,於是全面禁止學生使用暱稱。

  2. 2019年1月31日 · 31.01.2019. 日本千葉縣野田市的小學四年級生栗原心愛(10歲),遭父親栗原勇一郎(41歲)虐待致死。 警方發現心愛身上有多處新舊傷痕,懷疑女童經常虐打。 栗原勇一郎因女兒態度惡劣,強迫她由早上十時開始淋凍水,晚上更趕出屋外。 附近鄰居指,黃昏時段聽到女童哭喊聲,但很快就一道男性罵聲喝止。 直至晚上11時,勇一郎才發現女兒失去知覺,於是立刻報警。 當救援人員到場已返魂乏術,最終警察以傷人嫌疑逮捕勇一郎。 據悉,栗原一家於2017年8月從沖繩縣遷居至千葉縣野田市。 同年11月,心愛通過欺凌問卷向校方求助,表示自己遭父親虐待。 雖然心愛一度獲得兒童保護單位安置,但不久後又雙親領回家。 去年1月,校方曾經與栗原夫婦會面。

  3. 2021年4月22日 · 22.04.2021. 日本近日發生一起可怕的校園霸凌事件年僅14歲的少女廣瀬爽彩於2月13日離家出走後便消聲匿跡直到三月份她的遺體才被發現當時她身穿薄衣北海道旭川戶外的氣溫約為負17度估計她倒下後被積雪活埋一直到3月下旬溶雪時遺體才被發現。 爽彩的母親表示她於2019年4月升上中學開始,就被附近的中小學生集體霸凌,她也因此患上創傷後壓力症。 爽彩生前會在一個公園內讀書,並在那裡開始受3名中學生欺凌,霸凌者們要求她在公園裸體、在殘障廁所自慰等性侮辱欺凌,她曾在深夜4點不顧母親勸言被霸凌者叫出門,當中一名男生更頻繁地要求爽彩傳送裸照及影片給他,更威脅如果爽彩不照做的話,就要「不帶套地做(發生性行為)哦」

  4. 2017年9月27日 · 27.09.2017. 在手提電話普及後學校的欺凌問題由物理傷害轉為精神傷害例如不斷發短訊給同學叫他去死據兵庫縣教育委員會的調查使用手機或電腦欺凌的比率為6%小學2.2%中學8.5%高中24.1%)。 最近中學生想出了一個手機欺凌的新方法——「ウソ告」。 上個月神戸市舉辦的論壇集合了中學生代表市長和知識分子參與一同討論手機應用及衍生的問題。 當中,有中學生指出,最近流行「ウソ告(假告白)」,即是明明沒有意思,卻向人表白。 他們說不少中學生被朋友威脅絕交,被迫向人假告白。 假告白的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學生A透過通訊程式Line向學生B告白,若然B接受告白,A就會說「騙你的」,按道理B會很傷心 。

  5. 2024年5月3日 · 03.05.2024. 日本人以有禮貌著稱,但和陌生人相處時常過於含蓄,導致許多人誤解其真實意圖。 居日15年的YouTuber AMI與LEE分享了最新的「親日度調查」,顯示12個國家中有討厭日本的比例持續上升。 最令人反感的是日本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處理方式,其中「表面功夫不說真話」和「猜不透在想什麼」尤為備受指責。 他們提到許多外國人對於日本人的不滿都來自工作和人際關係,分享了一些類似的經歷。 AMI與LEE透露,某日本機構每年都針對12個國家進行「親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自2021年起,討厭日本的比例明顯上升。 他們認為,日本人在人際關係中的表現是最令人反感的原因之一。 對此,他們分享了自己在日本生活期間的類似經歷,並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案。

  6. 2016年3月24日 · 24.03.2016. 「痴漢冤罪」即是沒犯非禮罪,卻冠上痴漢的污名。 在3月20日播出的日本電視台節目「行列のできる法律相談所(超人氣法律諮詢事務所)」裡,請教了律師們對「痴漢冤罪」的見解。 用一句話來總括他們的意見:「全力逃走」。 北村晴男律師說「如果真的沒有非禮女生,在捕之前,請用最快的速度逃跑。 這是惟一的方法。 菊池幸夫律師說「真的沒摸到的話,沒有協助弄清事實的義務,無視才是正確的取態。 本村健太郎律師說「為了證實自己無罪而留在現場跟對方理論,是浪費時間的愚蠢行為,這只會讓自己捲入麻煩。 並不是心虛所以離開,而是因為避免與麻煩扯上關系,才全力逃走的。 大渕愛子律師說「逃走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但也可以跟律師聯絡,保持冷靜的詢問意見。

  7. 2016年3月18日 · 酒井法子指在現今社會大眾看到別人失敗的時候都會像患上了傳染病一樣一面倒地將失敗者孤立直到失敗者遍體鱗傷為止做法跟集體欺凌無異。 2009年,酒井法子就曾因吸毒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