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0日 · 勞動律師教你2招對抗霸凌,保護自己. 「霸凌是英文bullying的音譯早期翻譯為欺凌」,欺負欺壓侮辱之意。. 近期來台灣社會漸漸重視「霸凌」現象,並將之理解為「一個人或一群人針對特定受害人,於一定期間,以一系列言語暴力貶低 ...

  2. 2020年4月15日 · 「你是不是武漢肺炎病毒侵襲大腦了嗎?」、「你們誰敢幫他試看看!」,這種話語在你的工作場合曾出現嗎?如果是,可能已經發生了「職場霸凌」。 過去討論「霸凌」議題時,主要集中在校園,但其實職場霸凌(Workplace bullying)傷害也不容小覷。

  3. 2020年1月3日 · 2020-01-03 15:59. +A -A. 加入收藏. 最近在處理一個客戶公司的案子,原因是下屬頂撞高階主管,主管一怒之下要炒了這位員工,老闆是我多年的客戶,請我去公司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案例讓我有了靈感寫這篇文章,今天的職場大小事來與各位分享這個案例的內容。 因為部門的工作開始有了轉換,公司的部門主管開始了輪調及加工作量到底下的人身上,這引起了中階主管Rasie的不滿,她不接受高階主管的說辭,甚至開始出現無預警請假的狀況,最近發現她已經有半年的時間沒有參加一個跨部門的會議,高階主管非常的生氣,再加上無法溝通,所以高階主管直接調動Raise底下的Ashley去接新的工作,此舉更引發兩人的衝突,最後高階主管請老闆炒了這位員工,這也是客戶請我去處理的主因。

  4. 2023年11月2日 · shutterstock. 2023-11-02 12:00. +A -A. 加入收藏.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於2023年11月2日上午開會前,突然有一名自稱是立法院公報處的職員走入會議室,並下跪用膝蓋走路,向立法院秘書長遞交陳情書。 該名職員表示,他遭受長官言語霸凌,盼秘書長可以主持公道. 員工申訴遭言語霸凌雇主應如何應對? 類似狀況若發生在企業職場,除了實施言語霸凌的主管可能為受害人以公然侮辱罪提起告訴追究刑事責任及侵權行為請求損害賠償之民事責任外,雇主有無依照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第3款規定「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 將是未來判定雇主法律責任有無的關鍵。 這個措施依同法施行細則第11條規定,內容必須包含下列事項: 「一、危害辨識及評估。 二、作業場所之配置。

  5. 2023年3月25日 · 2023-03-25 14:30. +A -A. 加入收藏. 近日爆出豐原高中霸凌事件,一名高二男學生因不堪師長集體長期霸凌、誣陷、針對、辱罵,甚至逼迫該生轉學或退學,讓這名高二生承受極大壓力,最終走上絕路。 此事件一曝光外界議論沸沸揚揚台中市教育局在周五3/24指出豐原高中校方對此事處理態度消極此案相關人員包括校長主任教官等7人調離現職另學務主任將由校方召開教評會決議是否停聘。 據悉,豐原高中學務主任、主任教官、2位教官及2位校安在111年10月至112年1月期間,密集對一名高二生公開且非法執行搜身、搜書包、栽贓各項罪名等行為,更企圖迫使該生休學,使得這名學生承受莫須有的重大壓力,在家中輕生,《人本教育基金會》日前陪同家長召開記者會揭露真相。

  6. 2018年6月22日 · 美國著名的兒童發展專家喬伊·貝里 (Joy Berry)專門就霸凌問題提出見解她認為這要從根源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被欺負。 一般來說,有以下性格特徵的孩子容易吃虧:缺乏自信、很害羞、沒有朋友、膽小、很容易緊張、個性消極。 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性格特徵,那麼就需要對症下藥,將孩子培養成樂觀、勇敢和自信的人,並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交朋友,只有這樣,孩子被欺負的機率才會減少。 保護孩子的權益. 家長要學會保護孩子,面對孩子被欺負,如果超出了孩子可以處理的範圍,我們需要挺身而出。 有一次憨憨跟幾個朋友在滑梯旁玩耍,一個美國女人惡狠狠地把憨憨推到一邊,歇斯底里的對他咆哮,說他們跑步嚇到她的寶寶了。 憨憨整個嚇傻,突然眼淚就泉水般的流出來,因為他從來沒有遇過這麼兇的人。

  7. 2023年6月6日 · shutterstock. 2023-06-06 10:38. +A -A. 加入收藏. 「性騷擾事件連環報,請問我們公司必須做好哪些事情,才不會追究法律責任? 」一位上市公司人資長看了最近的新聞,略顯緊張地私訊我。 發生在職場上的性騷擾事件,受害者除了向加害人依性騷擾防治法追究個人責任外,受害者的雇主還必須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負起雇主責任。 職場性騷擾的定義為何? 所謂職場性騷擾是指在職場中,因執行職務時所遭到與性或與性別有關的騷擾行為。 職場性騷擾行為的實質內容和一般我們認知的性騷擾行為差異不大,只是因為性騷擾行為發生的地點在工作場所,而雇主依法有保護勞工權益及創造平等友善工作環境的義務,所以特別適用性別工作平等法來規範雇主,以保障勞工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