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gnci.org.hk › testimony › 不完整的整全生命不完整的整全生命

    2022年11月4日 · 你的支持. 表格下載. 售賣點. 聽信真道(亞洲) 系列. 人前人後. 不完整的整全生命. 姜樂雯牧師. 11/4/22. 一個牧師的工作枱會有甚麼? 聖經? 耶穌像? 姜樂雯牧師的工作枱,卻是一組調校音響的電腦系統,以及一個電子鋼琴鍵盤。 原來「搞音樂」是這位牧師三分之一的主要工作,但其實每個人都有多個面向,沒有唯一的一面,也許不完整的生命才可算是整全的吧! 姜樂雯這名字,聽起來應該是女子名字吧? 不意接電話的卻是一位男子的聲音,洪亮卻不失溫柔。 「其實我原本不是叫『姜樂雯』的。 原來姜牧師原名「姜耀文」,因為年幼時常發燒入醫院,篤信佛教的家人請教和尚後,認為原本的名字「火氣太盛了」,所以就在他一歲時,改了一個包含「水氣」特質的名字「樂雯」。

  2. 也可以找熟識處理異端問題的機構例如新興教派研究中心香港短宣中心等幫助主動接觸受影響的朋友或其親友甚至異端人人常警醒可以更快處理問題個案能防範於未然。 第三,資深信徒更可以考慮「以攻為守」。 首先,教會要推動信徒多作外展佈道。 異端既可以經常到處擺街檔,為甚麼我們不能? 讓我們也多些「擺檔佈道」吧! 不需要怕別人誤會我們是異端,正是因為教會不做,別人就習慣了那些傳教人士,以為他們所傳的沒有問題。 此外,若果教牧和會眾都裝備好,時機已成熟,我們甚至不怕直接接觸那些公開傳教的異端信徒。 我們固然要小心被他們的假道影響,但也不需要只是逃避。 好好熟讀面對他們的技巧,不單獨接觸,與資深的教牧或領袖一起,帶著禱告,憑著神所賜的智慧和勇氣,嘗試跟他們傾談一下。 他們也需要純正的福音!

  3. www.gnci.org.hk › topic › 面對紛爭與調解面對紛爭與調解

    根據香港和解中心 (Hong Kong Mediation Centre),「調解是一種於訴訟以外非常有效的解決爭議方法,由中立和受過專業訓練的調解員在不作出判決的情況下,協助爭議各方當事人進行協商,以達致共同接受的解決方案,並協助擬備《經調解的和解協議》。 」 當然,要做好調解的工作,甚具挑戰。 調解者就好像橫越惡水的一道橋,需要承受一定的風險,角色好多時並不討好,處理過程相當敏感,溝通不善則容易引發另一場紛爭。 陳校慈於《人際衝突與靈命塑造》指出五種無效調解者的角色和態度,調解者不是大家長、裁判者、空降部隊、教導者及壁球手。 調解者態度不能只顧和諧而掩飾真相,或沒有雙方邀請而毛遂自薦去作調解,也不是收集資料後作判決的心態,這些都不能做到悔改與進行對話的復和。 (114 – 5頁)

  4. www.gnci.org.hk › topic › 四、找對的人,問題易解決四、找對的人,問題易解決

    我可以沒完沒了地說出許多例子但重點卻是當困境出現時你這個最高負責人不懂得如何處理那麼你該怎麼辦? 每一次,我都不會蒙混過關、碰運氣、崩潰下來或是辭職,我會召集合適的人來解決問題。 我想,只要召集合適的人來商討,神必會藉著他們、我或是我們的集體討論,讓我們知道該怎樣走下去。 回應. 找對的人,問題易解決。 我堅信這個原則,正如我信萬有引力一樣。 我真的相信,只要邀得合適的人來商討對策,任何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7節應許我們,凡敵人製造出來攻擊我們的武器都不管用。 我認為經文的意思是靠著神的幫助,敬畏神的聰明人即使遇到難題,也絕對沒理由解決不來的。

  5. 華人網上輔導平臺. 在這新世代,健康不單指身體的狀況,更重要的是精神健康。 或許你在成長道路上或生活壓力下,面對很多情緒的轉變,不容易找到傾訴對象和情緒支援。 疫情下,你可能頓感孤單、無助或沮喪。 甚至最近的移民潮,對於「去」的人或「留」的人都可能未有足夠的心理支援。 因此,伯特利輔導中心和深福協會一起合作,開拓「友伴.有導」心理輔導服務,希望透過這網上輔導平台成為你的幫助,傳遞關懷和連繫香港及海外的華人。 服務對象︰講廣東話的香港及海外華人 (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均歡迎) 服務內容︰首次聯繫傾談 + 3節網上輔導. 服務費用︰全免. 合作單位︰伯特利輔導中心和深福協會. 支持單位︰真証傳播. 報名方法︰. Signal / Whatsapp專線 5175 3008 或. 填寫及遞交.

  6. 你的支持. 表格下載. 售賣點. 聽信真道(亞洲) 從基督信仰來說,如何克服憂慮? 文章. 「憂慮本是中性是人對現存將來的需要與危機由於緊張恐懼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形成不安與思潮起伏。 「憂慮和恐懼是我們生命的一部份不可以避免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如何處理。 但現實我們常為許多事情而憂慮,那麼聖經教導克服憂慮的要訣是甚麼呢? 首先秘訣一,是「憂慮無濟於事」──我們必須認識到生命、際遇、錢財並非人能控制。 聖經馬太福音六章27節耶穌說得好:「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我們擔心並不能使生命增加多一點點時間。 生命的長短、人生的際遇、財富這些事情,往往是人不能控制,憂慮也不能改變它們。 既然如此,為甚麼要憂慮呢?

  7. 2012年11月10日 · 從警司到家庭治療師. 龔柏成. 11/10/12. (信報,2010年10月12日) 龔柏成在1973年加入警隊,當時他中學尚未畢業,後來藉自修以完成中學課程,五年後晉升為督察……在當了警察三十二年後,於退休前獲升為警司。 作為一個基督徒,這些年遇過甚麼掙扎? 他為何會在退休後,選擇從事婚姻和家庭輔導的工作? 幾十年美滿的婚姻生活,當中秘訣是甚麼? 尋求和睦的共事. 多年的警察生涯,讓龔柏成經歷了許多恩典,他分享:「當警察之前,我尚未信主,我是在一次剛升級時,才開始接觸信仰。 我感到神的愛在其中,便決志信主了,從此神介入我的工作與人生……有人的地方,便有人事問題,上帝讓我學懂一件事,若果可能,便盡量與人和睦,這也是聖經的教導。 它提醒我盡量用和平的方法,去跟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