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輕新聞now新聞台消息通訊事務管理局宣布由明日開始凡是本港境外打入的電話流動電話的來電顯示會出現「+」以提醒市民防範電話騙案通訊事務管理局表示因應近日電話騙案顯著上升這些案件的騙徒刻意改變或偽造來電者身分而電話騙案均源自境外為了讓市民識別來自境外的電話由明日起即使電話號碼假冒本地八位數字電話號碼只要源自香港境外各電話營辦商都會在來電顯示中加入「+」。 另據通訊事務管理局網站通告,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HKT」)及和記電話有限公司(「和記」)將分兩個階段實施這項新安排。

  2. 冒認司法機構進行電話行騙的手法最早在台灣出現歹徒利用電話預錄語音簡訊或郵寄偽造之法院公文傳票等給民眾利用法院刑事傳票待領之名以行詐騙之實最近有民眾曾接到電話語音告知其有法院刑事傳票待領請其回撥電話後按0由服務人員說明因民眾自認本身無訴訟案件在法院審理故查詢是否遭別人提告而自己不知道之情事乃求法院給予確認。 台灣法院訴訟輔導科曾經接獲數十個查詢此類詐騙之電話,此等電話屬「詐騙集團訛詐誘撥高額付費電話」之手法,詐騙電話顯示「+16169100、0023101000」號碼,請民眾多加注意,小心受騙! 通常,歹徒所設定好的語音內容有以下兩種: (一)這裡是某某法院,因您涉嫌金融洗錢詐欺案,本院已寄發通知您出庭之傳票,但屢傳不到未出庭,法院將對您執行拘提、逮捕。

  3.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1日表示全球大部分地方都有實名制處理電話卡運作香港是少數未有相關制度的地方本港現時有約1200萬張流通的儲值卡月費卡亦達900萬張過往不少電話騙案或嚴重罪行都涉及使用儲值卡或太空卡這類卡的案件較難偵查有關漏洞有需要填補。 個人最多可以登記十張. 邱騰華稱,在電話卡實名制下,用戶要向電訊商提供個人資料作登記,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及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個人用戶最多可以登記10張電話卡,企業最多則是25張。 邱騰華指,由於在諮詢期間有意見指原先建議上限較少,因而已作出調整。

  4. 香港輕新聞近期電話詐騙案猖獗東網報導中聯辦警務聯絡部副處長吳國鎮參加電台節目時表示本港電話騙案增加是因為內地今年嚴厲打擊電話詐騙令騙徒轉移市場。 吳國鎮表示,他本人與中聯辦其他職員都有收到過詐騙電話。 對方來電不肯說自己是誰,只說「你不認得我嗎? 不如見面」。 他還透露,七月中有3日中聯辦就接到一萬三千多通查詢電話,詢問是否有中聯辦職員要求交出保證金。 而更有女士親自到中聯辦查詢,稱自己已被騙200萬。 他表示,因香港市民不了解內地法律而屢屢受騙,並提醒內地公安機關絕不會透過電話執法,繳交保證金解決問題的方法亦從未聽過。 若要對涉案的財產及銀行存款採取行動必會交出正規文書,相關銀行須確認才可生效。

  5. 【香港輕新聞】 香港近日騙徒猖獗騙案頻生繼騙徒假扮中聯辦成功騙得數千萬元後又出現了假速遞公司以錄音電話誘騙受害人講出個人資料從而進行不法勾當甚至假郵購紅酒屈財令市民防不勝防最新發騙徒竟然假帽郵差以上門送掛號信籍口套取簽收信件人士的身份證資料。 騙簽收套取資料. 最近有消息流傳,指有郵局職員發現,沙田有五大私人屋苑曾經有穿着狀似香港郵政署郵差制服的假郵差,上門向住戶聲稱有掛號郵件簽收,要求收件人提供身份證核對,但實際上是借機會拍攝受害人身份證的圖樣,以取得收件人個人資料作非法用途,而該假郵差在收件人簽收後沒有在現場發出收據。 因其中一被騙事主在港無親朋戚友,所以起懷疑,經核實發現包裏投寄人及其地址全都是假,包裹內全部是廢物,事主發覺不妥,往郵局投訴揭發。

  6. 維護國家安全每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如發現偽造國家安全機關公文或冒充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線索,以及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情況,請撥打12339舉報受理電話,或登錄國家安全機關互聯網舉報受理平台(www.12339.gov.cn),或通過國家安全

  7. 香港輕新聞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表示最近冒認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數字大幅回落由7月的838案宗跌至8月的147宗本月首10日只有15宗但他提醒市民接到不明來歷的電話時仍然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