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9日 · Share. 【明報專訊】碰到多年不見的同校但低幾班的同學,好自然聊起兒女,不講還可,一講起淚漣漣。 她的幼女在港島一直資女校讀中一,辛苦到爆燈,返學似食黄連,做功課似受絞刑,做媽媽的當然心痛,但又不知如何處理。 天下父母心,希望兒女讀書聰明,入讀名校,將來順利考入大學。 小婦人經常聽到牛頭角的街坊教仔:「畀心機讀書,咪好似老竇咁,盲字都唔識多個,做份牛工,日曬雨淋,搵雞碎咁多錢。 」又確實睇到好多下一代爭氣,有啲入大學脫貧,有啲做生意仔創業成功。 王師奶覺得一般低下層的家長似乎無咁煩惱,草根階層的兒童似乎讀書無咁大壓力。 每晚黃昏,公眾籃球場和足球場都好多小朋友、中朋友玩得好熱鬧,唔通佢哋唔使讀書和做功課? 直資可選教學語言惹亂局.

  2. 2024年4月30日 · 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不止是故事書,還是一本別出心裁的遊戲書,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吸收相關的知識。 喜歡此書,因為「橋,肩負連接兩地的重要使命,使人們交流溝通更方便」,「 心,可以藉着建立溝通橋樑,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親子共讀難道不是藉着好書交流和溝通,並拉近彼此親密關係的溝通橋樑嗎? 文︰菜姨姨. 作者簡介:致力推動親子共讀,足迹遍及港九多間幼稚園小學,到處「講古」。 電郵︰ choieebook2011@gmail.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9期]

  3. 2021年3月9日 · 教育局質素評核報告有4個範疇,包括「管理與組織」、「學與教」、「學校文化及給予兒童的支援」及「兒童發展」。. 根據評級,香港創價幼稚園最適合你女兒就讀,其次是香港靈糧堂秀德幼稚園。. 又一村學校勝在校園較大,適合活潑好動的小女孩,亦可 ...

    • 文︰沈雅詩
    • 探索食物味道 了解各地玩意
    • 「真人圖書館」培養同理心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創不同協作主辦的文化共融學習項目「細世界嘉年華」,上月一連3星期在通德學校舉行,藉着小食、玩具和故事這3個小朋友最感興趣的主題做切入點,讓他們了解多元文化。「自從教育局取消少數族裔『指定學校』的政策後,不同學校都有非華語學生。但社會對於少數族裔的支援,往往是實務性的,例如語言上、翻譯上。其實同學之間的相處、交流、人際關係等,也是值得探索的範疇。」創不同協作策劃人梁棨豪(Nicky)說。

    這個項目的對象,以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為主,分成3個階段。在「熱身」階段,學生先了解自己名字的由來,回憶成長經歷,又一起探索食物的味道,了解各地有趣的玩意;第2階段是深化學習,學生可自由選擇加入「小食組」、「玩具組」或「故事組」作進階創作;第3階段,學生的任務是把學習成果整合成一個嘉年華,並向校內師生、家長展示和分享他們的作品,提高所有參加者對不同文化的認識,促進文化共融。 位於元朗錦田的通德學校,近年愈來愈多非華語生入讀,該校課程發展主任葉麗嫦表示,計劃切合校情,「學校有來自尼泊爾的學生,亦有巴基斯坦籍、美籍、英籍、非洲等,在一個多元種族的校園,我們十分看重同學之間的共融觀念,所以今次雖然要花上大量人力物力調動課時,讓學生每天有75分鐘參加這個活動,我作為老師,還是覺得值得」。

    為配合「故事組」的「真人圖書館」環節,校方更邀請了3個具多元文化背景的家庭來接受學生的訪問,之後學生再抽取受訪者的人物特徵,分組創作故事,「故事的主軸,都是要他們想像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可以如何共同生活,目的是鼓勵學生多站在別人的角度出發」,葉麗嫦說。 Nicky補充,活動設計有助不同族裔的小朋友都有機會投入參與,「例如當導師介紹清真食品(Halal)時,本地學生一頭霧水,我們就順勢邀請在平日課堂參與度稍遜的南亞裔同學親身分享自己族裔的文化」。他透露,「細世界嘉年華」合共在4間各具特色的小學推行,盼在各區散播共融的種子。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6期]

  4. 2021年5月4日 · 1. 學習「我的」與「我們的」概念. 人總有比較喜歡及珍惜的東西,尊重孩子把最喜愛的物品珍藏的舉動,但亦要教會他們把珍藏以外的物品與兄弟姊妹分享。 面對爭吵時,家長可在嘗試平靜他們的情緒後,與子女共同界定哪些是「珍藏」物品,哪些是「可分享的」物品,前者讓他們感到自己被尊重,後者讓他們學習分享及尊重別人。 2. 學習原諒與接納. 兄弟姊妹間相處無可避免會吵架。 家長可欣賞孩子們的主見及敢言,讓孩子在安全環境下表達己見,最重要是吵架後要「賽後檢討」,教會他們學習互相包容、互相接納、互相原諒。 3. 堅守相同公平原則. 照顧孩子時要堅守相同及公平原則,處事一視同仁能讓孩子明白父母是給予同等的愛,這是增進兄弟姊妹之間的感情的法門,也讓孩子們學懂公平對待他人之道。

  5. 2020年5月26日 ·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26日. Share. 【明報專訊】 安基司、明雅皆重兩文三語. 問 如果想小朋友K1升到九龍塘區一條龍幼稚園,PN(學前班)應該選擇安基司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還是明雅國際幼兒學校(國際班)較好?. 如果兩者在升學 ...

  6. 2021年9月14日 · 【明報專訊】聖瑪加利大 多升「傳統名校」 問 本人家住港島東區,長子會於今年入讀K1。請問入讀浸信會培理學校或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對將來入讀小一會否更有利?答 從網上資料來看,天主教聖瑪加利大幼稚園畢業生升讀的小學大部分為「傳統名校」,例如瑪利曼小學、聖若瑟小學、番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