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0日 · 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原序云: 「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

  2. 2019年5月13日 · 2019-05-13. 許慧婷的繪畫。 作者提供. 潘金英. 小朋友們都是小詩人!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說起來是因我最近在某小學駐校主持小學生童詩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創作童詩我發覺小朋友的領悟力很好對我的教材中的文字語言之表達都能夠領略出來用心學習及寫出好詩哩童詩是詩的一種小朋友寫的詩是童詩大人寫給小朋友讀的詩也是童詩。 簡言之,只要是適合小朋友閱讀、小朋友感興趣或覺得有趣,就是童詩。 寫童詩,先要輸入,初步學創作前,必先閱讀兒童文學作家寫的童詩,學習兒童詩的音樂美,及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如關懷愛念、美化心靈。 寫童詩可培育小朋友閱讀詩歌的興趣,及提高學習語文、語文自學的興趣、能力,並藉此提升小學生的想像力及創作力;透過詩歌唱誦,讓小學生增強語感,得到愉悅的感受。

  3. 2019年8月19日 · 這詩歌集插圖悅目甜蜜的家庭快樂的學校兩輯描寫兒童從家中小搖籃到上學讀書面對世界的成長經歷生活感受內容包括兒童對大自然四季的想像對新知識的好奇和興趣對家人和老師的關愛對陌生人的友善放學的途中」)兒歌感情真摯文筆生動活潑充滿幽默感也很生活化最能貼近香港小讀者的心是進行情意教育的好素材呢! 如「搖籃」,字行裡蘊育千絲萬縷母愛,柔情綿綿,媽媽的手多麼祥和,真像是搖籃一樣,搖呀搖,不只能撫慰小寶寶安睡,連天際的星和雲也睡着了。

  4. 2020年9月28日 · 2020-09-28. 朵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我們普遍認為月亮從海上「升」起來,詩人張九齡的明月卻是海上「生」出來的。 第一次讀到,完全沒法理解,「生」? 生孩子一樣的生嗎? 才踏入中學,剛剛接觸詩詞,不明白「詩外有詩」,表面寫什麼便收下什麼,內心單純的人看什麼都很膚淺。 縱然不知言外之意,卻非常快樂地投入詩詞世界。 一本《唐詩三百首》,已經是世界了。 當時覺得那個世界遼闊恢弘,神秘幽遠,現在的感覺依舊沒變。 讀書時期,竟然不是為了應付功課,不為考試,不為分數,每天無比熱衷地埋頭閱讀和抬頭背誦,既不知「韻味」為何解?

  5. 2017年5月31日 · 戲彩娛親是老萊子70歲還穿着彩衣娛樂雙親的故事。 網上圖片. 學生經常會問,要怎樣做,才可於中文科取得好成績? 當然,多閱讀、多寫作是不二法門。 不過要閱讀什麼類型的作品、寫什麼題材才適合? 筆者認為學生可先閱讀以「孝」為題材的作品。 「孝」是歷久而彌新的題材,無論對閱讀、寫作或說話均有幫助。 多為作家題材. 為何「孝」是歷久而彌新的題材? 因為「孝」是五倫之一,中國人重視家庭倫理,是一種人性自覺的展現,對個人、社會和歷史文化等具有意義。 因此,歷來不少作家都以此作題材,例如不少中學都選讀的《背影》、《燕詩》、《爸爸的花兒落了》等文章,取材平凡,卻最能觸動人心,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作。

  6. 2021年1月13日 · 參考香港教育大學製作了一份「三字經與現代社會」實驗教材,將三字經分為六個主題,共八個單元,分別為:「性善孝悌篇」、「百科常識篇」、「五倫四書篇」、「群經諸子篇」、「歷朝史綱篇」及「尚賢勉學篇」。 這正正幫助了我們知識《三字經》涉及的範疇,而這些與現代社會價值觀是沒有分割的。 「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人初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但亦很易受外在因素而變質。 我們要在這個黑白是非難以區分的世代中,培養孩子有良知,懂得自行區分對錯。 願各寶寶都快樂成長,明辨是非。 廖尹彤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通用教育學部助理講師. 網址:www.hkct.edu.hk/ 聯絡電郵:dlgs@hkct.edu.hk.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7. 2014年5月14日 · 今期專欄將主要圍繞「通感」。 「通感」是修辭手法,簡而言之,是把不同的感官感覺溝通起來。 當感官互相聯繫後,顏色彷彿有溫度,聲音彷彿能與觸感相通。 以下將舉例說明。 例一:「妳笑得真甜! 「甜」本來是形容味道的,但這裡卻以味覺(甜)的詞來形容視覺(笑容),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用法,即使平日運用了,也渾然不覺。 冷月─觸覺通視覺. 例二:冷月寂寂地掛在天空,瀉得地上一片銀白。 這裡的冷月運用了通感。 「月」掛在天空,是觸不到,摸不着的。 然而,月亮予人「冷」意,這是以觸覺(冷)通視覺(月)。 而月亮是「寂寂地」,也未嘗不是以感覺(寂寂)通視覺(月)。 例三:「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歌聲形容荷花香 光影化成主旋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