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7日 · Meta指出,早前透過攻擊偵測系統發現,有約5萬名Facebook和Instagram用戶,間諜組織利用網絡僱傭兵假帳號進行監視,目標主要為記者、持不同政見者、獨裁政權的批評者、反對派家庭和維權人士,預計範圍涵蓋逾100個國家。

  2. 2022年9月29日 · 有專家指出,學生在疫情期間接觸網絡的時間增加,導致網絡欺欺凌的機會也上升,因此向家長提出3項建議,保護青少年及兒童免受網絡欺淩。 【網絡攻擊】商業雜誌《Fast Company》黑客入侵 向Apple News用戶發送淫褻訊息

  3. 2022年12月8日 · 為避免黑客將用戶的私隱在上網公開,專家又提醒,新買的機器應該先更改密碼,並需購買獲當地認證的機款。 如果有系統更新的話,也要隨即更新以保安全。

  4. 2023年9月22日 · 分享:. 消委會主席陳錦榮強調,該會絕對不會交付贖金,並會全力配合警方的調查工作,希望早日將有關人士繩之於法。. (資料圖片). 繼早前數碼港遭黑客盜取400GB資料後,消費者委員會今(22日)表示,該會近日的電腦系統亦遭黑客入侵7小時,當時 ...

  5. 2023年9月28日 · 【網絡安全】消委會遭黑客入侵7小時 勒索金額達390萬港元 歐盟執委會近日進行為期六個月的調查,檢視六大網絡平台,包括:Meta旗下的Facebook和Instagram、LinkedIn、TikTok、X及YouTube,超過6,000則社群媒體貼文。

  6. 2023年2月8日 · 針對上述預測的資訊保安威脅,陳仲文呼籲,市民除小心保護出生日期及身份證號碼等個人資料外,亦需關注指紋等生物特徵被黑客利用。 另外,也需留意網站域名的串法及搜索引擎顯示的最佳結果,以防範釣魚網站。 為應對元宇宙及AI等新技術帶來的風險,市民及企業需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及保安策略。 企業需製訂內部保安政策及營運守則、定期評估網絡及系統保安、持續監察連接互聯網的設施。 羅夏樸亦提出,物聯網設備公司需推行零信任安全架構和詳盡化代碼審計等措施,來應對Web 3.0帶來的風險等。 【TikTok爭議】涉國家安全風險 美議員要求Google、Apple下架TikTok. 責任編輯:莫悠悠. 全新HomePod第2代已正式登場,本報記者早前也搶先上手實試! 想了解更多,即看記者實測: 專題影片.

  7. 2019年8月21日 · 社交媒體發達,大量不法份子、黑客從中透過散布不實消息假新聞(Fake news)牟利,至近日社交媒體公司開始以積極動作回應問題。 本報以系列報道形式參考外國例子及訪問本地專家,拆解假新聞的影響及應對之道。 系列其他報道可見: 【應對假新聞】真相被「擊敗」 假新聞傳播快6倍. 【應對假新聞】芬蘭民眾最信賴當地資訊 香港僅排第10. 撰文 : 周俊霖 記者. 假新聞 香港 社交平台 網上搜尋. 不實消息透過社交媒體散布的現象令人憂慮,研究傳播的本地學者評論指,假新聞形式一直在進化,港人雖然普遍習慣運用資訊科技,但媒體素養仍有待提升,要制止不實信息在網上蔓延,最關鍵因素仍在於公眾教育。 從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