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24日 · 廣論消文 143 142 頁 12 行-143 頁末行 《海問經》云,「龍王,諸菩薩由一種法,能斷生諸險惡惡趣,顛倒墮落。一法云何?謂於諸善法觀察擇,作如是念,我今若何度諸晝夜。」 《海龍王請問經》中記載:「佛告訴龍王:菩薩只要能把握住一種法,就能夠截斷轉生惡趣之路,免於顛倒墮落。

  2. 2020年9月14日 ·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相應 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 照上面這樣說,如果能對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指生死輪迴)中的一切盛事,見為過患,而生起一心一意唯 ...

  3. 2020年9月12日 · 【此說善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 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 論意是說,在仔細思維生死輪回的過患之後,便會 發起 能引生「出世間道」的善業的厭離心,而這種業卻與生死輪回之中的「集」近似。

  4. 2021年3月2日 · 廣論消文 323 323 頁 3 行-3242 行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分五: ① 之自性; ② 生方便; ③ 之差別; ④ 正修時應如何行; ⑤ 此等攝義。 寅六 學習般若: 「學習般若」分四: ① 般若的本質。 ② 如何著手修習般若。 ③ 般若的分別。 ④ 修習般若的方法。 ⑤ 總結。

  5. 2020年12月21日 · 嚴格說來這裡講的 才是真正的智慧,前面所說的聞相應 相應、修相應都是方便說,因為現在我們條件不夠,如果直接講空性,對大家沒有太大的利益。本論(廣論)最後的毘缽舍那部分對智慧決擇得非常仔細,智慧的特質是破煩惱 ...

  6. 消文54之2. 消文54之2 52頁9行 – 54頁1行. 【以是若有幾許多聞,亦有爾多從此成慧,此幾多其亦多,思惟多故從思成,亦當不尠。. 因此,聽聞得愈多,從聽聞得到的聞所成慧就愈多;聞所成慧如果多,其思惟也愈見豐富;思惟得多,所生就不會少 ...

  7. 2021年3月7日 · 廣論消文327 327頁1行-328頁3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酉二、為斷彼故必須精進聞法分三:. ① 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 ② 破斥承許不需聞的邪見. ③ 將聞轉為實修助緣的竅訣. “彼”是指導致愚癡的種種因緣。. 戍一、必須精勤聞法的理由分四:. ① 聞修三 ...

  1. 相關搜尋

    liz tr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