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 「四種資糧」的第三是正說「飲食知量」,具有四項特質,分述如下: 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 第一項特質是,不能吃得太少。

  2. 2019年7月6日 · 它的珍貴難得,就像後藏人吃魚(因後藏不產魚),吃撐了卻硬是掐住脖子捨不得吐出來;也像藏人小孩子捨不得吃糌粑,藏在背後卻被狗吃掉,而嚎啕大哭一樣,那種不捨、珍惜的心理。 」以上種種的比喻,我們應好好思惟,深刻了解無暇人身的珍貴,決定發起一定要殷勤努力修習正法的心。 【烏梅食】:喻失人身之悲痛。 烏梅-藏語。

  3. 2021年11月25日 · 今初. 獲得種種功德的事蹟分兩部分 : 一、學識廣博獲得通達教理的功德,二、如理修行獲得證量的功德。 第一部份. 如《讚》云:「二十一歲中,善巧六十四,技術及一切,工處善構,及一切諸量。 」謂於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內外四共明處。 聲明、因明、工巧業明及醫方明,善巧究竟。 特如大卓龍巴云:十五歲時,僅聞一次《正理滴論》,與一黠慧戲論外道興辯,令彼墮伏,美譽遍揚。 如《八十讚》中提到 : 「二十一歲時,已經對六十四種技藝、一切工巧聲明學以及一切量學。 」尊者在二十一歲以前已經學會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達到頂尖的程度。 特別如大卓龍巴所說,十五歲時,只聽一次《正理滴論》,便與一位以聰慧著稱的 外道 辯論,徹底擊敗對方而名聲遠揚。

  4. 2021年2月19日 · “匱乏”是指功德法財、道果成就的貧乏。 如《本生論》說:怯弱對我們毫無利益,它並不能讓我們脫離匱乏,所以不必無意義地憂惱。 如果依靠能成辦義利的聰睿,哪怕極其困難的事,也很容易從中解脫。

  5. 《優婆塞戒經》說: “ 眾生聞斷嗔,由此法師來世色相上妙;眾生聞慈心不殺,由此法師來世獲得長壽;眾生聞不盜財物,由此法師來世資財豐裕;眾生聞歡喜佈施,由此法師來世身具大力;眾生聞遠離放逸,由此法師來世身體安樂;眾生聞遣除嗔

  6. 2021年3月13日 · 六度主要是為了調伏自己,雖然它的內涵也能夠包含四攝所要做的事情,但因為在行四攝的時候,純粹以利他為考量,因此方式是稍有不同。 要真正利他,自己沒有調伏而想調伏別人是無有是處,事實上,調伏別人也就是把你調伏自己的經驗用到別人身上,二者的差別在這個上頭。 分五部分:第一、四攝的自性,第二、為什麼要這四樣的理由,第三、四攝是做些什麼事情,有什麼功用,第四、要想攝受眷屬必須依這四種方法,第五、約略地解釋一下四攝的內涵。 首先把四攝的特質說一下。 【布施如前六度時說,愛語者謂於所化機開示諸度,利行者如所教義令所化機如實起行,或令正受,同事者謂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他同學。 如《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 布施在前面六度時已經說過了。

  7. 2020年8月16日 · 以下解釋此頌的相關詞句。. 了知過者,謂當了知如前所說,須如是死,願取福光。. “了知過失”,就是應當知道前文所說的八苦、六苦等生死過患,希望你們能修習福德光明。. 因為無始至今,我們一直是身陷在苦海當中,一刹那也不曾離開這些痛苦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