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26日 · 美國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我擔心這法案的殺傷力,但通過了象徵中美之爭已經超越了貿易戰的範疇! 投資的預算我們也應要調較,需要評估的因素要更多了!

  2. 昨日多得韋帕,無端端有半日假期,早一些去茶餐廳打躉,順便寫今日專欄的文章,老實說,近日所有評論員寫文章都縛手縛腳,盡量要不談政治,但以近日形勢,無論企在那一邊,甚至中立,都免不了談及政治,如果唔講政治,真的不知道講什麼,昨日還好

  3. 如果我們想在劫後復修家園,我認為香港人應自我檢討,社會發生不幸的摩擦,不是因為香港沒有資源和人才,因為我們不懂當家作主,即是說不懂如何做「老細」去收好政客和公務員的「貨」,97年一回歸其實已經有「八萬五」等好的政策,但是不幸遇上亞洲

  4. 我們應如何自處?其實每個人的風險及機會結構都不同,對一些人來說,現在入市機會,而對另一些人來說,現在止賺離場的機會,亦對有些人來說,現在改變命運的契機,由本來世襲貧窮,扭轉為家庭開始擁有資產的另一條路!

  5. 林鄭月娥指出,留意到今年頭兩個月樓價有回升趨勢,「簡單來講,我很擔心。因為負擔能力對香港人來說個大問題」。認為,緩解香港居民住房危機的唯一辦法,增加政府角色及功能,而增加土地供應的更長期解決方案,在於維多利亞港以外的填海。

  6. 看一看這個殘局是如何修復的。 首先,中央是先穩定香港的資金流及保著金融中心的地位! 從香港M3不單只看到中國資金對香港的支持,還看到國際資金其實並沒有離棄香港這金融中心。

  7. 我想提醒各位,過去兩年一個「百年不遇」的亂局,所積聚的購買力可能令到過去十年的經驗能作準,只能作基本的參考,最重要的就是積聚的購買力並不單只這兩年,換樓人士因樓市辣招而積聚的購買力數以十年計,而因移民潮引起的「取捨效應」亦

  1. 相關搜尋

    妳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