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11日 · 调节定向理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我调节方式或倾向—— 促进定向(promotion focus)和预防定向(prevention focus), 两者既可以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表现为一种长期的人格特质; 也可以受情景因素引发而呈现暂时性。不同调节定向在引发因素(即, 输入变量)及产生

  2. 2021年5月24日 · [1] [ 编辑] 如何消解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回顾原生家庭时,会清晰地看到一些坏模式对自己的影响。 那么我们如何跳脱这种命运的轮回呢? 对个人来说. 首先是洞察。 洞察自己的模式是如何沿袭和轮回的。 当觉察到自己是如何因为原生家庭而影响到自己时,她应该放下和别人的比较评判,重归内心的平静和 自信 。

  3. 2016年9月7日 · 一、与家庭收入变化相关. 按照以需求为基础的生育理论,家庭从所有可能得到的孩子和各种商品的组合中选择一种以其主观偏好为基础的,能使家庭满足最大化的 商品 和孩子的 组合 。 根据偏好的不饱和性, 消费者 总是处于消费饱和以前的状态,所以消费者 (家庭) 只能在家庭收入和消费品 ( 孩子)价格既定约束条件下,选择最大数量组合以满足 效用最大化 。 即家庭收入提高,就会使得家庭希望消费更多的商品和孩子,从而得到较高程度的满足。 或者说,孩子像大多数 商品 一样属于 正常商品 , 消费者 对他们的需求会随着家庭收入上升而增加。

  4. 2020年3月6日 · 父母和子女有相关联的基因,有着共同遗传兴趣和强烈的情感纽带,合作和长期关心彼此幸福。如果父母和子女偏好完全一致,父母对子女择偶影响较少。然而,父母和子女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存在不同兴趣,致使他们之间存在意见不一致、争论和强烈 ...

  5. 2020年2月26日 · 什么是代际剥削. 代际剥削 是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现象,在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和父母对子代婚姻 责任 强的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生有儿子,父母又把子代婚姻当作自己的人生任务,子代结婚所需的彩礼很大程度上就变成了父代的负担,在花费 ...

  6. 2024年4月3日 · 1、解释出生率或家庭生育问题. 用 机会成本 的概念来分析家庭生育问题,生育行为可以看成是对人的生命生产的行为,把孩子抚育成人需要耗费人力资源、资本和时间等投入,即需要使用稀缺的家庭资源;而且,孩子是可以为父母带来满足的;父母也能够对生育孩子的问题进行选择 (生多少,何时生等)。 虽然人们还不太接受这个理论,但这种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却可以用来部分地解释生育行为。 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部分地解释发达国家的低出生率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出生率问题。 在发达国家,随着较多的妇女进入 劳动力市场 ,以及家庭收入的增加,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出生率在下降。 很久以前, 古典经济学 家们认为收入增加会刺激对孩子的生育。

  7. 2022年10月18日 · 皈依者狂热(Zeal of the Convert),又名皈依者效应皈依者狂热是研究人们变更或者皈依宗教的社会学家们发现的一个现象。就是说,新的皈依者会比从小就信教的对于新皈依的宗教来得更加狂热。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位叫做Jon Alston的社会学家利用1955年的美国白人数据里的基督信仰中的转变提出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