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西晉 文學家 、 詩人 、 政治家 。 張華在 范陽 郡太守 鮮于嗣 推薦下任職 太常博士 ,又屢遷 佐著作郎 、 長史 兼 中書郎 等職。 西晉 取代曹魏後,又屢遷 黃門侍郎 ,封廣武縣侯,官至 司空 。 晉惠帝 時,遭 司馬倫 殺害。 生平 [ 編輯] 父 張平 , 曹魏 時 漁陽郡 太守 。 張華幼年喪父,家貧然勤學,「學業優博,圖緯方伎之書,莫不詳覽」。 有「人倫鑑識」美稱的 劉訥 見張華時感嘆道:「張茂先我所不解。 」 [1] 曹魏末期,因憤世嫉俗而作《 鷦鷯賦 》,通過對鳥禽的褒貶,抒發自己的政治觀點。 《鷦鷯賦》引起巨大反響, 阮籍 嘆其有王佐之才 [2] ,張華自此名聲鵲起。 固勸伐吳 [ 編輯]

  2. 张华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华 (232年—300年),字 茂先 , 范阳 方城 (今 河北 固安县 )人。 西晋 文学家 、 诗人 、 政治家 。 张华在 范阳 郡太守 鲜于嗣 推荐下任职 太常博士 ,又屡迁 佐著作郎 、 长史 兼 中书郎 等职。 西晋 取代曹魏后,又屡迁 黄门侍郎 ,封广武县侯,官至 司空 。 晋惠帝 时,遭 司马伦 杀害。 生平. 父 张平 , 曹魏 时 渔阳郡 太守 。 张华幼年丧父,家贫然勤学,“学业优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 有“人伦鉴识”美称的 刘讷 见张华时感叹道:“张茂先我所不解。 ” [1] 曹魏末期,因愤世嫉俗而作《 鷦鷯賦 》,通过对鸟禽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

  3. 博物志 (張華) 《 博物誌 》是 晉朝 張華 所著的一部奇書,共十卷 [1] :136 。. 內容包羅萬象,有山川地理知識,有歷史人物傳說,有奇異草木蟲魚、飛禽走獸,也有神仙方術,可謂集神話、古史、博物、雜說於一爐。. 據王嘉《 拾遺記 》載:最初版本的《博物誌 ...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華 (? —? ), 清河郡 東武城縣 (今 河北省 衡水市 故城縣 )人, 西晉 長秋卿張弘後裔 [1] [2] , 十六國 時 後燕 、 南燕 官員。 生平 [ 編輯] 張華在後燕擔任 黃門侍郎 ,398年, 北魏 拓跋珪 攻打後燕,皇帝 慕容寶 逃跑。 慕容鍾 、 慕輿護 和張華勸皇叔 慕容德 主持大局,張華說:「今天下大亂,非雄才無以寧濟群生。 嗣帝暗懦,不能紹隆先統。 陛下若蹈匹夫之節,舍天授之業,威權一去,身首不保,況社稷其得血食乎! 」慕容德於是即燕王位。 399年,慕容德建立根據地,張華說:「 彭城 是 西楚霸王 的舊都,可以攻下佔據它。 」但北地王慕容鍾等人都勸慕容德進攻 滑台 。

  5. 張華(1911年—1990年3月9日),原名劉鴻禎,曾用名劉德甫、劉松濤,男,廣西 來賓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1] [2]

  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華原 (? —537年6月2日),名 滿 ,字 華原 , 以字行 , 代郡 人,自稱祖籍 南陽郡 西鄂縣 (今 河南省 南陽市 方城縣 ) [1] [2] ,北魏、東魏官員。 生平 [ 編輯] 張華原從小聰明思維敏捷,有器量風度。 高歡 開設驃騎將軍幕府時,張華原被引薦兼任 驃騎法曹參軍 ,出任 平遠將軍 、 奉車都尉 ,轉任儀同開府中兵參軍,掌管記,獲賜爵新城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 [2] 。 張華原跟隨高歡到信都郡,深深受到高歡的親近優待,高歡每次號令三軍,經常命令張華原宣讀命令。 北魏朝廷任命高歡出任丞相,張華原也補任大丞相府屬,仍侍奉高歡左右 [3] [4] 。

  7. 張華標(1956年 — ),香港人,於1976年中學 畢業後加入麗的電視出任廣告撰稿員,再轉職為編劇,是香港著名編劇 梁立人之徒弟。 他於1982年轉投 無綫電視 ,擔任助理創作主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