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日 ·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02日. Share. {不退達人}鄒幸彤(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結束一黨專政這句口號在每年六四的燭光晚會上都伴隨沉重的鼓聲響徹維園。. 國安法下今年能否喊得鏗鏘仍是疑問。. 一如既往支聯會入紙申請舉行維園六四燭光 ...

  2. 2022年5月29日 · 明報專訊今年是六四33周年亦是第三年香港沒有舉辦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多年來主辦六四晚會的支聯會已解散今後維園點滿燭光的畫面似乎也難以再現當6月4日再沒有晚會再沒有公開悼念活動香港人將如何書寫記憶了解六四? 或者這反而是一個契機,讓我們重新深化對八九民運的認識。 1989年5月,北京天安門的學生開展絕食行動,香港的一群中大學生也赴京支援,他們大多參加國是學會、學生會,林亦子是其中一員。 當時她和同學帶着香港市民的捐款、物資來到天安門廣場,為靜坐的學生購買食物、帳篷,直到6月3日凌晨。

  3. 2021年9月12日 · 明報專訊支聯會被控煽動顛覆另副主席鄒幸彤與常委鄧岳君梁錦威陳多偉及徐漢光被控沒有遵從規定提供資料旁聽席及延伸庭都坐滿人或者他們在過去32年都有去到維園燭光晚會唱過無論雨怎麼打叫過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而32年後的今日他們來到法庭聽審聽這些綱領如何成為了罪證。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一案沒有撤銷傳媒報道保釋內容的限制,但「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一案,則罕有批准傳媒報道保釋內容。 此文望詳細記錄當日的法庭審訊,法官和律師間法理和哲學的對話,還有旁聽席上愁眉苦臉中的笑聲,以及那人性的點點燭光。 「沒有遵從通知規定提供資料罪」一案,星期五早上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4. 2021年5月30日 · 因為自八九年開始每年維園均有大量群眾參與的和平悼念活動,「六四維園晚會早已成為一項世界知名的本土風貌和習慣成為香港傳統的一部分參加的市民憑藉悼念活動重溫1989年民主運動的精神哀悼犧牲的亡者既是未忘歷史教訓的承先」,也是創造自身社群道德傳統的啟後」。 在默默的燭光映照之下藉哀思與淚水試圖撫平中國歷史的創傷也在風雨無間的歲月靜靜地刻鑄着香港人自身的歷史記錄着香港人為了守護六四記憶而付出的堅持和努力。 雖然隨着大陸清洗記憶的工程成效巨大,「支援」民運的作用亦日漸減弱,香港人卻從未放棄職志,皆因六四的是非早已嵌入了本土的道德政治(moral politics)議程,與本地民主意識共同成長。

  5. 2022年6月5日 · 不過六四晚會大概就是最溫和的一種除了秩序井然的燭光集會外集會前有六四遊行」,但不在六月四日舉行而是之前的周日這個遊行很少有太過激烈的衝突。 印象中,晚會後的遊行會比較多不確定性,但不是支聯會發起的,只是小隊人馬或小團體拉雜成軍。 我記得,試過有街頭警民衝突,但並非常態。 經歷過三年前的反修例,大部分人只會覺得這種遊行是小菜一碟,可以忘記。 因此,六四晚會的政治意義及作用是頗為耐人尋味的。 反過來看,特區及中央政府直接或間接以「國安」及疫情為由,令集會無以為繼,除了讓官大人終於完成了一件三十年來沒有完成的作業外,到底它的政治效果是什麼? 沒有它,北京政府成就了什麼?

  6. 2021年10月10日 · Share. 【明報專訊在幾乎毫無先兆下中大學生會在幾日前突然宣布解散在後國安法時代下的新香港公民團體陸續解散當民陣支聯會等傳統社運龍頭亦相繼倒下中大學生會的解散早已不能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新聞然而縱使未能為社會帶來極大震撼事件卻在中大校園內引發連串爭議。 事出突然,宣布解散的學生會成員亦惹來部分質疑,例如相關決定是否有必要? 又是否具迫切性? 相關成員又是否有權力宣布解散? 解散過程是否符合學生會會章? 最重要的問題是,在學生會解散後,學生運動該何去何從? 在此,我絕對無意追究責任甚至責怪作出決定相關同學,畢竟在這時勢,的確很多事情難以明言,他們在此之前各自承受了多大的壓力甚至威脅都是旁人無法想像的。

  7. 2020年6月7日 · 三十年來她視維園的光是燈塔向哈佛學生展示照片時他們都會驚呼一聲沒想到一個燭光晚會竟能集合幾十萬人集合成千上萬人。 然而這一年政權一壓,更壓得遍地開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