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1月26日 · Tweet. 「長新冠或稱新冠肺炎後遺症」,是指新冠患者康復後出現持續超過12周的徵狀譬如疲倦記憶力差等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今日 (26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超過75%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長新冠」,並證實相關患者的腸道細菌出現失衡。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表示,研究結果可以促進患者痊愈及減少新冠肺炎後遺症出現。 研究指出,76%新冠患者康復後6個月內出現至少一種症狀,當中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有31%是疲倦、28%為記憶力差;而脫髮、焦慮和睡眠困難同樣是21%。 研究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是導致「長新冠」的主因。 「長新冠」患者的腸道微生態異常,「好菌」明顯較少,而「惡菌」則較多。 相反,沒有後遺症人士的腸道微生態則較豐富及多樣化,與從未染疫人士的相似。

  3. 2021年1月18日 · 中大醫學院指,「長新冠」(或稱新冠肺炎後遺症」)是指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出現持續超過12周的徵狀出現的5種最常見的徵狀包括疲倦記性差失眠呼吸困難和脫髮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在去年2月至5月期間收集了100名新冠肺炎住院病人的血液及糞便樣本以及他們的病歷。 研究人員另從病人的血漿中量度炎性細胞因子及血液標記的濃度。 結果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其腸道微生態失衡程度一致。 與沒有感染的人士相比,新冠病人腸道內的「壞菌」較多,例如活潑瘤胃球菌及扭鏈瘤胃球菌。 新冠肺炎患者缺乏已知能夠調節免疫力的「好菌」,如普拉梭菌、真桿菌及雙歧菌種;其中普拉梭菌和雙歧桿菌與新冠肺炎病情嚴重程度有關。 即使新冠患者病毒清除後30天,「好菌」的水平仍然偏低。

  4. 2021年10月15日 ·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接近2年各地仍不時出現確診感染者而早有研究指部分康復人士會出現後遺症困擾例如呼吸困難肺功能或腦力衰退等中文大學醫學院今年7月成立新冠康復者綜合門診為相關康復者提供診斷預防以及治療方案中大醫學院獲港府批出逾4,500萬港元研究新冠病毒長期病患情況中大醫學院長陳家亮表示目前超過7成新冠肺炎康復者於出現後遺症狀包括氣促無力掉頭髮亦擔憂再受感染的情緒困擾等因此衍生失眠甚至有輕生念頭。 該院為能綜合處理有關病人,安排跨部門如家庭醫學科、腸胃科和精神科團隊等,以一站式跟進形式,讓康復者得到集中治理。 除了診斷外,中大醫學院亦持續研究新冠肺炎康復者與普通成年人的身體狀況,以作比對分析,發現有康復者出現記性差、掉頭髮、睡眠質素不佳,以至肌肉痛等情況。

  5. 2022年6月17日 · 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徐仲鍈於會上表示有研究指新冠後遺症有可能影響部分康復者的記憶令他們難以集中精神間接令他們的工作或學習質素下降外更有不少文獻顯示即使病徵輕微的年輕或成年患者康復後亦會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風險而通過腦磁共振成像在兩個重複時間點測量所得發現當中新冠患者的大腦結構明顯有改變甚至輕度萎縮而該情況通常只會在認知障礙患者身上出現反映認知障礙症於新冠患者群漸趨年輕化。 徐建議市民及早進行認知篩查及預防,接受俗稱「照眼底」的「全自動視網膜圖像分析」,以非入侵方式分析其認知健康風險的程度,再透過健康飲食及和改善生活習慣及早預防,將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盡量減低。

  6. 2021年9月29日 · 英國牛津大學與國家衞生研究院NIHR近日發表最新研究指出有37%新冠病毒康復者染疫3至6個月後仍可診斷出至少一種後遺症常見症狀包括呼吸問題疼痛疲勞焦慮或抑鬱等

  7. 2021年11月26日 · 20211126. Tweet.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2年感染者眾即使康復後仍有不同後遺症包括氣促嗅覺味覺受損等需持續治療有中醫師對症下藥以補氣健脾及益腎治療相關後遺症大部分患者接受半年治療後明顯好轉醫院管理局去年4月起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由醫管局非政府機構及大學三方協作營運的中醫診所為新冠康復者提供復康方案服務包括最多10次免費中醫內科門診出院日期起計6個月內有效。 仁濟醫院董事局屬下葵青區中醫診所為近百名康復者治療後遺症。 該診所中醫劉濤醫治的病例最多,他指康復者常見的後遺症包括失去或減弱嗅覺和味覺;肺功能受損引致容易氣促;對於親人患病及離世感哀傷及憂慮等。

  8. 2022年12月15日 · 香港時間. 2022年12月15日 (四) 23:06更新 14:00建立. Tweet. 日本大阪大學感染控制學教授忽那賢志周三14日公布調查結果指一半新冠肺炎患者發病約10天後仍有某種症狀發病1個月及2個月後有後遺症人士比例分別為5.2%及3.7%調查顯示後遺症持續1個月以上的人士出現咳嗽脫髮和發燒等有人指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接種新冠疫苗者較未注射人士,較少機會出現後遺症。 忽那賢志指出,不少人苦於後遺症影響,有必要繼續推行疫苗接種和預防感染。 調查人數約4,000人,以截至3月底感染的大阪府豐中市居民為對象,透過書面或手機應用程式收集問卷,受訪者平均年齡約44歲,大部分是感染相對不太會重症化的Omicron毒株。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