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1日 · 一貫道~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 ...

  2. 2019年12月15日 · 中庸.第二十章 哀公章 (三) 白話註釋.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章文〗「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語譯】 「所以一個選擇進德修業的君子,是不可以不修身的;想修身 ...

  3. 2018年10月21日 · 2018.10.21. 一、前言: 佛家:「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涅槃經》 道家:「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太上感應篇》 儒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易經》 二、何謂因果? (一) 因果者,簡單說「因即前因,果即後果」。 有前因發生才有後果形成,這前因. 後果簡稱「因果」。 (二) 因果者,因則因緣,果則果報,「因緣果報」簡稱「因果」。 而因緣果報發生還. 須有助緣存在,否則難以形成。 例如違規超速,若無警察在場或路邊自動照相. 取證,縱然開車違規也不會被罰,警察等就是”助緣”。 因緣果報之理,正如一顆種子埋於地下發芽結實般,種子埋於地裡,可謂種了.

  4. 祿存獨坐,羊陀相夾,父母、田宅無吉,易為離宗庶出或他出。女命中晚年喪夫孤剋。 14. 祿存獨坐(命、財),唯我獨尊;無吉相伴,易為守財奴。有害怕他人劫財之心病。 15. 祿存獨坐,府相朝垣,富貴至極。祿存厚重多衣食,府相朝垣命必榮。 16.

  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知恩、感恩、報恩. 證嚴上人. 每一天都是感恩的開始,每一刻都應發揮愛的良能。. 人生在世,無法脫離社會人群而生活,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必須靠許. 多人的智慧及力量組合而成,因此人人應彼此知恩、互相感恩,才能感受 ...

  6. 2022年4月21日 · 「代天宣化」者,是「闡釋、說明、述說」本主題之意旨、內涵, 讓聽者、闡述者皆共成佛道。 以聖佛為例說明: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釋迦牟尼佛:「若世人說吾有說法,即是謗佛! 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耶穌基督、穆罕默德, 五教聖人留下經典聖訓,到底在述說些什麼呢? 〈五教聖人正道宣說,世人因妄想、執著而生偏頗! 五教聖人慈訓: 儒林菁莪,奉獻所學,以作育英才; 釋解疑惑,啟迪迷昧,以覺醒原孩; 道近易從,導引後輩,以通達無礙; 耶源上帝,廣慈惠,以行持博愛; 回省真神,純然聖源,以清真表白。 不分膚色黃白黑,融和 儒釋道耶回 ;

  7. 當家事調解遇上修復式司法時──以家暴事件協談為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陳秀峯(國際律師/長榮大學企管系副教授). 壹、 前言. 儘管我國於民國八十七年起施行家庭暴力防治法以下稱家暴法」),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家暴法而使公權力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