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1月6日 · 香港立法會有選舉,又會有誰人不知? 不能說宣傳不足,但多年來,參與率卻未見有甚麼重大進步。 高投票率 體現更民主. 為甚麼投票參與率這麼低? 公民不肯盡投票責任,原因很多,我們隨便也可舉幾個例子。 第一是資訊不足,不懂政治,不知投票給誰才好;第二是厭惡香港政治,對一些爭拗,認為十分無謂,自己要遠離政治;第三是不認為自己一票能改變現實,有無力感;第四是不滿所有在自己選區的候選人,認為他們質素低劣,「揀不落手」;第五是認為自己的時間可用在其他更有用的地方,例如在家睡覺,或上班工作等等;第六是根本不相信投票制度,不願參與。 我相信細心的人還可多列舉多項其他原因。 不參與投票的人既然佔有資格當選民的人的67%,他們可被視為沉默的大多數。

  2. 2013年2月25日 · 分享:. 在台北面試了一批申請入讀我校的學生,能夠得到面試機會的,成績都十分優秀,在台灣屬於最頂尖的2%學生,問他們為甚麼想到我校讀書,不少都說欣賞我們所提供的國際環境與國際視野的培育。. 國際視野當然是今天職場中所渴求的重要品質 ...

  3. 2015年1月30日 · 第一是房地產。 近年內地一綫城市樓價有如香港般節節上升,廣州、上海、北京等地不少樓盤呎價竟可與香港相比,使人驚愕。 在二、三綫城市,也有大量樓宇交投,不過,不少地方的房屋根本無人居住,變成是睡城、鬼城。 為甚麼這麼多人肯投資在不打算居住的房地產之上? 這是因為他們相信磚頭可起儲值保值功能。 這有如我們知道一張張紙幣鈔票本身並無用途,但我們相信用這些鈔票將來可換取有價值商品,所以也樂於以無用的鈔票作保值工具。 此種形勢造成一種局面,當人民手上水頭充足但對股票失去信心時,便把大量的資金投放在房地產之上,股市與樓市變成不是同步進退,反而是背道而馳。 從去年初開始,大家對內地的高房價又起疑慮之心,樓市變成低迷,資金重投股市,這又振奮起更多的人加入股市,股價由是有機會打破升極有限的魔咒。

  4. 2017年10月13日 · 晴報》 facebook. 撰文 : 鄭梓靈 感性成長. 請選擇文章. 少一點把自己放在進退兩難的景況中,就是對自己好。 無法逃避,必須要做的事,就調節自己的心態,開開心心地做,放輕鬆地做,不論成敗,試過就當玩過了。 單純的進或退都是較容易的,不知該進還是該退才最耗損一個人的.

  5. 2016年5月2日 · 全文刊於《 晴報 》 《晴報》 facebook. 撰文 : 黃雅麗 Leona 晴報. 創業與閱讀驟耳聽來是不協調的事:創業家是do-ers(幹實事的人),相信市場,相信創造,要實驗甚麼,立馬做出來,不喜空談理論;愛閱讀的人通常較內向,喜思考與懷疑,有時光想一遍已很滿足,不動手做。 但頂.

  6. 2013年3月18日 · 市場失靈還是政府失靈?. 在眾多經濟問題上,社會中往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相信自由市場機制能帶來最大的效率,但也有人認為政府出招干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以近二百年世界的經驗看來,市場機制的表現比政府干預優勝得多,美國19 ...

  7. 2018年10月12日 · 今次施政報告最大的亮點顯然是「明日大嶼」。 我一向支持填海造地,且認為規模必須足夠大,否則解決不了香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 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多月來與市民交流後所得到的初步評估,市民普遍認同香港土地供應不足,特首也注意到這一點,在這個問題上,小組與政府的看法頗為一致。 但為甚麼要大規模填海呢? 填海需時長,所以它只能被視為多管齊下的其中一管。 但若社會能確切知道填海的規模很大,將來會有大量樓宇供應,那麼便同時可預期樓價及地價長遠而言有下調壓力,這不但對今天樓價有遏抑作用,擁有大量農地的地產商也會知所進退,若蹉跎歲月,不把手上在曬太陽的農地早日發展,等到將來樓宇供應大增時才後知後覺在農地建樓出售,便只是跟自己荷包過不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