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3日 · 貴花田王耀祖組團赴台探曾志豪 3寶重逢興奮相擁. 【明報專訊貴花田阿田)、曾志豪豪仔與王耀祖阿祖開設的YouTube頻道田豪祖3寶channel近兩年豪仔兩年前移居台灣早前3寶趁台灣通關開放自由行舉行實體粉絲聚會3寶旅行團」,由阿田與阿祖率領80名粉絲到台灣探望豪仔暢遊台北宜蘭。 由於粉絲反應熱烈,報名人數多達1000人,80個名額在一分鐘內爆滿,日前出發時吸引不少未能報名的粉絲送機。 3寶在台北重逢,興奮相擁,高呼「我哋終於見面喇! 」場面溫馨。 上 / 下一篇新聞. 《全民造星V》3大熱門企中間位受重視 馮允謙投訴陳健安出茅招搶學員. 大灣區開小巡唱掘金 曾比特目標送樓報答媽媽. 露營夾band拍新歌MV 溫拿兄弟情50年不變.

  2. 2022年12月2日 · 上一篇. 曾志豪為什麼愛國學生 也變「黑暴」? 【明報文章】香港經歷了2019年反修例運動,官媒三番四次定調為「黑暴」、「顏色革命」,官方也不停為「黑暴思潮」出現找原因:長期的殖民地歷史洗腦、缺乏愛國教育訓練、通識課程教壞人、「毒果」傳媒散播假新聞資訊擾亂人心、外國勢力滲透、議會被反對派脅持左右、沒有國家安全法律保障……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3. 2022年12月30日 · 上一篇. 曾志豪我的最後一篇明報稿. 【明報文章】這是我最後一篇《明報》論壇的文章。 不用猜測與保安局長鄧炳強的點名有無關係,就像盧寵茂告訴你,香港突然取消疫苗通行證、社交距離等等措施,「並非突然間作出的決定」,與北京無關,有人會相信嗎? 你高興就好了。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4. 2022年11月4日 · 2022年11月4日星期五. 曾志豪. 下一篇 上一篇. 曾志豪香港真的回來了? 【明報文章】被看作香港重返國際舞台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在風雨中、「小部分」賓客「甩底」下,「順利」舉行。 連本來在海外確診的財政司長陳茂波都一起「回來了」,讓人嘖嘖稱奇。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5. 2021年6月11日 · 【明報文章】兩年前的6月,我還在沉睡。

  6. 2021年10月29日 · 2021年10月29日星期五. 曾志豪. 上一篇. 曾志豪香港官員變戰狼闖禍. 【明報文章近年中國的外交策略被稱為戰狼外交」,外交部發言人戰鬥力十足咄咄逼人不留迴旋餘地表達情緒」,宣揚民族主義維護國家利益。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7. 2022年9月23日 · 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 移民潮 有什麼好否認? (曾志豪) (09:00) 圖1之1. 當各大新聞媒體都陸續做了許多港人在英國台灣的港人移民系列其實連最港豬的一群都知道香港經歷移民潮」。 可惜,鴕鳥就是不肯把頭伸出來,非要否認「移民潮」。 取而代之的是「移居」、「離境」、「外出旅遊」,就差在未弄一個「惡意離港」的項目。 中國人都明白,這跟「原區靜止管理」、「原地封控」都是同一目的,就是避免「封城」字眼,就是不肯面對現實。 看看不同官員對移民潮的回應,也是大開眼界,比港姐穿泳衣環節更有可觀性,至少余黎青萍不用那麼生氣。 譬如許多移民人士優先考慮的項目便是子女教育,就是對香港高度政治化的教育環境失去信心,不想變成另一個「戰狼」、「小粉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