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李斯特:鋼琴協奏曲第1號降E大調. 先講點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 - 1886)的故事。. ,都從他的許多鋼琴曲傑作,也知道他在晚年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 但是他在生前,是以演奏家──鋼琴演奏與指揮而馳名。. 尤其是鋼琴演奏被稱為19世紀最高的鋼琴家,到 ...

  2. 李斯特有超級彈鋼琴技巧,在當時是最高的鋼琴演奏家,更被稱為「鋼琴的魔術師」。. 據說,任何鋼琴作品,只要讓他看過樂譜一次就可以順利彈奏。. 他也是一位作曲家,把白遼士提唱的標題音樂予以發展而創造交響詩。. 他與華格納等人一起稱為新德國主義 ...

  3. 李斯特共寫了13首交響詩,「前奏曲」是其第3首,也是他交響詩的代表作。. 「交響詩,也稱音詩,是管弦樂的一種形式,通常為一個樂章,音樂的內涵通常具有敘事性,或者要呈現出故事性。. 因此交響詩是標題音樂具代表性的一種音樂形式。. 音樂的標題可以 ...

  4. 李斯特 的 「死之舞蹈」 ( Totentanz ) S.126 是由鋼琴獨奏與管弦樂演奏的樂曲,其形式有如鋼琴協奏曲。. 其原題是 「死之舞蹈-依『末日經』的模擬曲」 ( Totentanz - Paraphrase über "Dies irae" ),是使用 格雷果聖歌 中的 「末日經」 所寫的 模擬曲 ( Paraphrase ...

  5. 2021年8月26日 · 李斯特共寫了4首鋼琴獨奏以及管弦樂演奏的「麥菲斯特圓舞曲」 (Mephisto-Walzer),其中有1首是未完成的作品。. 第1號在1856-61年之間譜作,其他3首則在1878年到1885年間作曲。. 4首中以第1號最為有名,不管是鋼琴曲或是管弦樂曲,都常上演或錄音。. 李斯特根據 ...

  6. 當時,李斯特以具有超級技巧而被認為是當代最高鋼琴家,並被稱為是「鋼琴魔術師」。 他除具有超級技巧外,任何樂曲在第1次看到樂譜,就能彈奏得完整無誤。 大家認為,在他逝世100多年的現在,還沒有出現能夠超越他的鋼琴家。 他的手指很長,因此很輕易的壓到10度音程。 他的作品中,有不少展開兩手擴及4個8度的音;也不少在很快的過門樂句中,使用音數不少的和弦。 有關李斯特演奏鋼琴的趣事,流傳到現在的還很多。 蕭邦在開始時還很佩服李斯特的演奏技巧,後來卻覺得他太偏重技巧而對他採否定態度。 不過,李斯特在晚年有比較追求表現能力的傾向。 孟德爾頌在他信函中提到,他帶着剛出版的他自己的鋼琴協奏曲訪問李斯特時,李斯特雖然第1次看到這首協奏曲,卻能完整的彈奏出來,孟德爾頌稱讚說,「那是人生當中最高的演奏」。

  7. 『愛之夢』 (Liebestrume) S.541,是包含3首小曲的鋼琴曲,李斯特作曲。 其副題為「3首夜曲」。 3首中,第3首「第3號」特別有名。 這3首音樂本來為女高音獨唱曲,但1850年李斯特39歲時改編為鋼琴獨奏曲,並以『愛之夢─3首夜曲』出版。 不過,鋼琴版並不是把歌曲單純照本改編。 他以他自己的風格,運用最高的技法,改編成能夠充分發揮鋼琴的魅力的音樂。 他刪除原曲中只有聲樂才能發揮效果的部分,然後加入最能發揮鋼琴特點但原曲裡沒有的部分,使原曲蛻變為新的鋼琴曲。 1848年,李斯特放棄長達10年左右的演奏會活動,就任威瑪宮廷樂長之職。 這段時期有時稱為威瑪時代,他的目的是想要把作曲工作放在生活的中心。 威瑪是哥德、席勒、赫爾德等文豪活躍的城市,更早一點就有巴赫在這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