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8日 · 那麼,其實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水電、板模的工作者少呢? 像水電、板模,這些工作都有幾個特性: 1. 作為一種手藝,不是知道就好,要熟練 2. 學成後必需自己找case接

  2. 2023年7月26日 · 當家中出現馬桶漏水、冷氣滴水或不涼等問題,需要向師傅叫修時,還在 Google 水電行並一間一間打電話嗎?. 根據 Tasker 找師傅調查,民眾遇到需要叫修的問題時,平均需花 3 至 7 天才能解決問題,而新創叫修平台「 Tasker 找師傅」,卻能讓民眾 3 分鐘內 ...

    • 缺水、缺電、疫情影響台積電的晶片製造
    • 的年用電量,佔台灣總用電量的 4.8%
    • 台積電每日用水量約 20 萬噸,在過去 10 年中成長近 5 倍
    • 先進製程悖論:晶片追求性能以提升效率,生產的資源消耗卻在增加

    最近讓台灣晶片產業人士揪心的事不少,缺水、缺電的問題還沒解決,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又使得十餘名晶片工程師遭到隔離。 據報導,近日台積電一名工程師確診,其密切接觸者超過十人。雖台積電表示該員工已於當日居家進行為期十四天的隔離,但除了台積電外亦有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工業電腦大廠研華、記憶體廠商宇瞻、南亞科等硬體廠商員工確診。 台灣疫情的整體形勢仍然嚴峻。據央視報導,繼 5 月 15 日突然升至 180 例本土確診後,目前已經連續 10 天單日新增超過百例。5 月 25 日共新增確診 590 例,包括當日新增的 334 例和「校正回歸」的本土個案 256 例,10 天內累計新增確診 3584 例。 疫情衝擊下,台積電於 5 月 19 日要求部分中高風險地區員工居家辦公,確保公司正常運轉,產能不受衝擊...

    晶片製造業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消耗型行業,晶片製造工藝繁多,從矽片製造、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再到封裝測試,前前後後所需進行的工藝程序不下上千步,其中,不少製造工序對用電量都有巨大的需求。 晶片製造中,一台 EUV 光刻機的單日耗電量就可以達到驚人的 3 萬度,而一條生產線中,除了先進製程需要用到的 EUV 光刻機,大概還需要上百台成熟製程的 DUV 光刻機,DUV 的耗電量雖然沒有 EUV 那麼誇張,但也不是小數字。僅在新竹科學園區中,就有著十幾座晶圓代工廠,其耗電量的驚人程度可想而知,而光刻只是晶圓製造眾多程序中的一環。 在晶圓製造中,除了所需的工藝程序和大型設備耗電量巨大,其生產製造環境對溫度、濕度、氣壓、無塵等條件同樣要求苛刻,同樣需要投入大量的電力來維持這些環境控制設備。 如,晶片製造區間...

    晶圓工廠不僅是用電大戶,其工業用水的需求量只多不少。先進製程對晶片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晶圓工廠的不少工作區為無塵區間,而一些晶圓生產環節需要用大量的超純水沖洗來保證產品的良品率。作為晶片晶圓代工廠龍頭的台積電,其在台灣各工廠的每天用水量達到了近 20 萬噸,且用水量在過去十年中成長了近 5 倍。 如今,台灣水情吃緊,有媒體稱這是 59 年以來台灣最嚴重的一次乾旱,島內不少水庫乾涸,蓄水量不足平日的十分之一。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也受到限制,苗栗、台中及彰化部分地方已啟動一週「供五停二」分區限水政策,農業用水方面,甚至停止了 7.4 萬公頃農田灌溉(近台灣灌溉土地的 1/5)。 面對著水荒難題,台積電已經透過使用加油車從其它地區水庫運水的方式來解決,但加油車運水不是長久之計,據瞭解,一輛加油車僅...

    除了近期台積電遭遇的系列缺水缺電事故,在全球範圍內因自然因素導致的晶片工廠停工事件並不鮮見。今年 2 月,美國德克薩斯州爆發的罕見暴風雪導致奧斯汀的數家半導體工廠停產,其中包括三星、恩智浦。 暴風雪導致德克薩斯州的電網幾近癱瘓,居民和工業用電困難,在斷電期間,三星位於該州的工廠停產了一個多月時間。據三星發言人表示,在此期間,三星有約 7.1 萬個晶圓受到生產中斷的影響,預計晶圓損失在 2.68 億美元至 3.57 億美元之間。 要使晶圓廠恢復正常生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晶圓生產的週期較長,工序複雜、繁多,當某一工序因斷電不當停止可能出現前功盡棄的情況,若要將產能恢復至較高水平則需一週或更久。 耐人尋味的是,在全球晶片緊缺之際,三星在被問及是否考慮在奧斯汀繼續擴大晶圓產能時,公司官員表示會綜...

  3. 2024年6月17日 · 根據 Google,課程的進度可彈性安排,在職學員大約需花 4 至 6 個月完成。. 此外,課程也另外提供了職涯準備、職場溝通的訓練,讓參加的學員除了課堂知識,也能取得實務操作經驗。. 「Google 台灣資安人才培育計畫」提供 資策會 和 北科大 各 500 個 ...

  4. 2016年8月15日 · 彰化和美是重金屬汙染重災區,而電鍍工長排放廢水就是主要汙染來源。 每當有汙染事件傳出時,電鍍業者就成了大家撻伐的對象。 這不禁讓人想問,難道每間電鍍廠都直接偷排放水嗎? 我們該怎麼改善這個問題? 這也是這位電鍍工廠老闆之子提出的疑問──如果電鍍業成了原罪,政府又做了什麼? (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 陳健民 (大學生,前電鍍工廠老闆之子) 我家從前就是自己開電鍍工廠,大約從88年開始,一直開到92年虧損太嚴重頂讓出去。 我爸的工廠一開始的前半年沒牌照,但我國、高中開始就覺得環保很重要,因此跟家裡吵過幾次,後來父親將廢水統一交環保公司清運,但成本直線上升,一開始還堪負荷,因為我父親的技術好,成品也好所以客戶不少,只是少賺很多,但後來訂單開始全面轉往中國後,虧損變的非常嚴重,後來選擇頂讓出去。

  5. 2015年2月4日 · 維基 解釋:使用「Mayday」作求救訊號源自 1923 年一個名叫 Federick Stanley Mockford 的英國人。. 當時他在英國倫敦的一個機場任無線電高級通訊員。. 機場要求他提出一個簡單明瞭的字,給所有機師及地勤工作人員在緊急時求救。. 當時機場的飛機多數來往法國巴黎 ...

  6. 2017年7月3日 · 先問大家幾個問題: 1) 如果你的小孩,在小學四年級(9歲)時,就必需「決定」或「被決定」志願,然後五年級開始,可能去唸普通文理高中(註1),或者專科高中(註2),或者職業中學(註3),你覺得這教育制度優良嗎? 2)若小孩同班同學的父母是醫師、會計師、律師,或家境富裕者,他們擁有非常高的機會去唸普通文理高中,獲得未來申請大學考試的機會,你能接受這個制度嗎? 3)讓孩子的「老師」依據孩子的「成績及表現」,決定你家小孩該念那一種學校,你能同意嗎? 如果以上你的答案都是 「否定」 的,那麼就不應該盲目相信某些住在德國但德文不通、英文2266,跟老公溝通還要比手劃腳的台灣人,不要跟著他們瞎起鬨兼亂感動去追捧德國教育萬能的假象,也不該聽信他們胡謅亂掰德國人不重視成績,所以小孩教育的又好又棒的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