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4日 · 1,694. 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光电科技君. 太凶残了,美国首次使用惰性气体氮气对死刑犯进行处决,但是此前并没有经过测试,按照 美国警察局 的预测被行刑者会在几秒钟之内失去知觉,几分钟之内终结生命。 但是,针对首例死刑犯的行刑过程整整持续了32分钟,而吸入氮气到最终死亡,这名叫做 史密斯 的罪犯在颤抖和翻滚中持续了22分钟才最终死亡。 这让在场的牧师大为震惊,也让白宫发言人 皮埃尔 谴责了对史密斯的氮气处决。 他表示“这对我们政府来说非常令人不安。 这对我们白宫来说非常令人不安。 此前,美国采用“ 氮气窒息法 ”来屠宰牲畜,并未用在死刑执行上,但是阿拉巴马州选择了这种方式,提供了电刑、 注射死刑 或氮气缺氧供犯人选择,除了史密斯,还有43名罪犯选择了“氮气窒息”。

  2. 2016年5月13日 · 181,709. 13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147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叫 违法性阻却事由. ========================================================== 本来觉得一句话已经能解释清楚了,现在经建议还是多解释一些吧. 简而言之,这里采用的是 三阶层理论 ,即通过判断 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 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 而「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含义是,在具有特别理由、根据的情况下,可以否认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 比如题主问的,死刑执行人员击毙罪犯,从构成要件的符合性来看,当然达到了「故意杀人罪」的该当性.

  3. 2023年4月2日 · 3,873. 6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记川 .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第一个问题可否求死得死? 如果说罪行严重,性质恶劣,达到了死立执,那确实会判死立执。 不过如果是法官综合考量后,觉得没到死立执的程度,判决的死缓及以下,那当事人申请死立执是不会被法院受理的。 而且我国刑事诉讼法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被告上诉说要加刑,二审法官也不能做出比一审判决更重的刑罚,除非还有被害人申诉或检察院抗诉。 但我觉得,反而可能因为被告人这个悔恨情节,法院会从轻量刑。 第二个问题、去公安局袭警。 要看程度。 程度轻的话是行政违法,拘留。 但如果导致警务人员受伤呢,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故意伤害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4. 80. 被浏览. 543,285. 18 个回答. 默认排序. Volcano邓火山. 医师执业证书持证人. 5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一个兄弟,他遇到的一位死刑犯,很年轻。 临走前一天的愿望是,“叔叔, 能不能抱抱我 。 这孩子一直没有父爱,在一个畸形的童年里长大。 后来因为生存和欲望,卷入了 涉黑组织 并因为聪明而被重用,从而犯下大错。 他说,让他觉得最温暖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是监狱里和狱友们、警察叔叔们一起度过的。 我兄弟说,那孩子去刑场那天真的很开心。 祝他来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发布于 2024-01-09 07:19. 缅桂花开. 1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在基层法院做过多年的法警,也担任过好几年法警大队长,曾经多次参加过执行死刑案件。 我在知乎也几次回答过与执行死刑有关的问题:

  5. 2024年2月1日 · 1,法律并不鼓励报复心理。 而你想要的更痛苦的死刑方式,实际要的就是报复的心里。 受害人痛苦,所以犯人也要痛苦,这个逻辑不仅仅法律不支持,甚至是法律反对的。 因为报复心理,本身就是很多犯罪的诱因。 司法应该基于正义,而不是报复。 你伤害了我,所以我也要伤害你,这不是正义,这是报复。 2,永远不可能通过惩罚罪犯,而让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获得公平。 这种逻辑也是法律不能接受的,因为这等于是在说,枪毙了罪犯,或者折磨了罪犯,就可以让受害人受到的伤害消失了,只要让罪犯足够痛苦,他的罪就可以一笔勾销了。 这个逻辑显然是一条死路,你就凌迟了罪犯,受害人的痛苦仍然不能说得到弥补。 这个逻辑同样落到了,报复他人,给他人带来同等伤害,就可以抵消我的伤害的逻辑上了。 这种逻辑和上面没有本质区别。

  6. 2023年12月13日 · 1,452,851. 34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王理威. 刑法等 2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74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悲剧故事. 只要这种极恶之人还存在 死刑就有存在的意义。 恶性犯罪人. 实际上,现在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 一般都是十恶不赦的情况. 报复世界 手段极其残忍 恶性极大的情况比较多见。 比如投资失败开宝马撞人的 这个是自己不能谋生也来报复世界的。 还多了一个死不悔改。 第一 判处的是死刑,罪名是以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 是考虑到行为损害对象的不确定 对大多数人的危险。 澎湃新闻 获悉,长春市检察院指控,被告人 周某 因不能自食其力,产生厌世、仇视社会情绪,遂预谋采取从高层建筑物上多次投掷砖头等物品的方式,以戕害地面不特定人员生命。 第二 被告精神正常,属于暴力阴暗。

  7. 2024年1月25日 · 5. 被浏览. 701. 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风霜. 我觉得对他最大的惩罚不是死刑,而是终身监禁限制减刑。 发布于 2024-01-25 23:32. 勤勉小法师.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此人因面临生活困境而一心求死但又对自己下不去手所以干脆通过屡次伤害他人最终导致他人死亡来实现结束自己生命的目的。 法律层面的思考,当然是干脆利落。 但在社会层面,特别是每个孤独的个体,在面临严峻危机时,面临失业、贫困、债务、 重大疾病 、甚至揭不开锅、不能养妻活儿、不能赡养家中老人、……等等,当这一切同时来临,除了走极端,除了周围人的扼腕叹息,是不是还需要其他、更高层面的支持? 当一个社会开始嘲讽年轻人、失意者的时候,说明在某些方面,已经开始堕落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