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沙頭角有一個有機本土種植的合辦農莊,主要以種植葡萄為主。 而現今位於沙頭角中的位置,以前是屬於禁區,而截至2018年仍未被地產商與政府看中 [4]。 出入境 [编辑] 沙頭角亦是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出入境管制站之一 [5],佔1997年跨界流量的 8% [6]。

  2. 沙頭角. 沙頭角全貌,左、右兩側分別屬香港及深圳. 沙頭角 (香港部分-英語: Sha Tau Kok ,中國大陸部分- 漢語拼音 :Shātóujiǎo) [1] 是位於 香港 新界 北區 和 廣東省 深圳市 盐田区 邊界上的地方,橫跨兩地,以前是人煙興盛的村莊,當1898年 新界 ...

  3. 沙頭角有一個有機本土種植的合辦農莊,主要以種植葡萄為主。 而現今位於沙頭角中的位置,以前是屬於禁區,而截至2018年仍未被地產商與政府看中 [4]。 出入境 [編輯] 沙頭角亦是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出入境管制站之一 [5],佔1997年跨界流量的 8% [6]。

  4. 坑 (3个页面) 分类“ 頭角”中的页面 以下31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31个页面。 沙頭角 C 中英街 R 紅花嶺 (選區) S 沙頭角邨 七 七木橋 下 下坑村 咀協天宮 梅 梅子林村 (沙頭角 ...

  5. 此条目页的主题是广东深圳与香港交界处的一个地名。. 关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下辖的一个街道,请见“ ”。. 沙头角全貌,左、右两侧分别属香港及深圳. 沙头角 (香港部分-英语: Sha Tau Kok ,中国大陆部分- 汉语拼音 :Shātóujiǎo) [1] 是位于 香港 新界 ...

  6. 沙頭角河(英語: Sha Tau Kok River/Shatoujiao River )是香港東北面河流,其中源頭伯公坳至沙頭角河橋一段為港深邊界之一(其餘兩個是深圳河和中英街) [1]。

  7. 發達堂 (英語: Fat Tat Tong )是一座位於 香港新界 沙頭角坑 的 法定古蹟 ,建於1933年 [1] 。 時至今日,李道環的後人依然住在發達堂 [2] 。 背景. 李道環是坑李氏宗族的第七代後裔,19世紀末前往 越南 謀生,後來與家人返回香港,於 下坑 定居 [3] 。 李道環四個兒子組成「李道環祖」 受託人 於1933年興建發達堂 [1] 。 發達堂的名稱有「富貴大宅」的意思。 外觀及建築材料. 發達堂樓高兩層,以 青磚 、木材及 鋼筋混凝土 建成。 瓦頂用「客家式人字」排列而成。 大宅所有正門及多排窗戶均分別裝上金屬製中式趟門及金屬窗罩,加強保安。 上下兩層皆有 柱廊 ,樓上平頂上有卷雲狀的三角花裝飾,以及甕形頂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