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0年2月12日,鐵中環及其位於皇后像廣場的出入口(K 出口)啟用,川流不息的行人成為了皇后像廣場平日的特色景象。 位處中環商業區的皇后像廣場,自1960年代就成為舉行如香港節及主權移交紀念等大型公眾活動的主要場地,隨著最高法院大樓於 ...

  2. 有一定年紀的讀者,對中華巴士(中巴)應該不陌生。其藍白色車身,是很多人的集體回憶。今天,中巴雖已淡出巴士服務,但從前中巴與城巴士之間的龍爭虎鬥,仍極具戲劇性,值得在此舊事重提一番。中巴在1924年由顏成坤創立,最初在九龍半島和新界經營巴士服務。

  3. 行政會議在1998年2月17日指令府不再延續中巴專營權,同年3月31日,新世界第一巴士成功投到中巴的88條路線,而中巴的專營權亦於1998年8月31日告終。 中巴向城巴出售逾710部巴士,並將業務重心全面投放於地產發展,但仍然維持經營一條非專營巴士路線,來往運城及北角政府合署之間。

  4. 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簡稱紅隧,是香港首條由九龍通往香港島的過海行車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元。隧道全長1.86公里,以沉管式隧道建造,車速限制70公里。跨越維多利亞,將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兩岸獨立的道路網絡連接起來。

  5. 結果試驗成功,遂於1974年正式實施專線小巴制度,至1975年島已有6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於綠色專線小巴越來越受歡迎的關係,政府於1977年10月26日首次招標數十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供公共小巴商或有興趣的商人競投,首批 九龍及新界 ...

  6. 對七十年代的球迷來說,很多人對本地球的熱愛,全都放在精工身上,全因為這位香港經典球王胡國雄。眾多香港球星諸如歐偉倫、陳發枝、張志德、丘健威等都視胡國雄為偶像。胡國雄,綽號「大頭仔」擁有繡花般的技術,而且入球把握能力非常高,一生入球超過200球。

  7. 沙田車公廟是本二級歷史建築,原建築建於十七世紀明朝末年,光緒十六年、即一八九 年曾重建,但已不開放給市民入內參拜。現時善信可進入的車公廟是建於舊廟前的新建築,在九四年完成興建,並曾分別在 七和一 年重修,面積逾九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