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9日 · 邱德祥. 從五月開始本土疫情大爆發,台灣開始大規模打 疫苗 ,希望能達到防護力,但變種病毒出現後,疫苗是唯一的解藥嗎? 許多人打完後苗後出現許多 副作用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頭痛等副作用該怎麼緩解及調理身體? 防疫 期間又該怎麼樣提升自身免疫力? 元氣網粉絲團本月直播請到 中醫 師鄒瑋倫以過來人的經驗,公開她的舒緩副作用妙方,並教大家簡單提升免疫力撇步。...

    • mRNA疫苗技術最新:莫德納、輝瑞BNT。▸優點:辨識病毒效率高。▸缺點:保存不易。mRNA疫苗技術最新,也最複雜,將病毒的「遺傳訊號」(mRNA)片段包在奈米等級的「油脂球體」中,打到人體,這個遺傳訊被人體接收後,生產出「病毒的特徵(蛋白)」,免疫系統 認識後,產生抗體。
    • 腺病毒載體疫苗:嬌生、AZ。▸優點:保存容易、成本低。▸缺點:因本身是病毒,副作用可能高一點。腺病毒載體疫苗則包括,嬌生、AZ,技術原理是以腺病毒為載體並帶著新冠病毒DNA的片段,進入人體細胞,也是複製出病毒蛋白讓免疫系統認識,再產生抗體。
    • 滅活病毒疫苗:以中國大陸科興疫苗為代表。▸優點:開發時間短、簡單、有效。▸缺點:風險相對較高。至於滅活(死毒)病毒以中國大陸科興疫苗為代表,在降低病毒活性後,把病毒屍體注入人體,讓免疫系統認識進而產生抗體,達成免疫效果。
    • 重組蛋白疫苗:美Novavax、法Sanofi、台灣國光、高端、聯亞生。▸優點:安全。▸缺點:開發時間長。在重組蛋白(蛋白質次單位)新冠疫苗領域,目前尚未實際運用在臨床。
  2. 2021年3月4日 · 香港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後昨晚公布評估結果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說專家一致認為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 他指病人本身有長期慢性病,嚴重吸菸習慣,並有缺血性心臟病。 初步解剖資料顯示,病人患有嚴重 冠心病 ,三條血管嚴重閉塞,最可能的死亡原因是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塞 及 肺水腫 ,會等全面解剖報告,總結因果關係。...

    • 我們都有被打過疫苗
    • 疫苗常見副作用
    • 疫苗罕見副作用
    • 你打不打?我不知道,但我會打。

    其實這些常見的副作用一定有曾經發生過在你身體,你才會有了很好免疫系統,才能健康長大到現在! 倒如:打卡介苗,我們幾乎 ( 90-95% )都會發燒、紅腫、疼痛的表現呢!但我們也因此得到保護、才能健康長大到現在!

    我個人常常把最常見的疫苗副作用,唸成口訣: “一疲二發四疼痛” 這樣方便大家知道,原來這些都是不管哪種疫苗,都會有這些副作用的。 把流感疫苗,AZ疫苗、輝瑞疫苗和莫登納疫苗的常見副作用,整理如下: 可見得,這些“一疲二發四疼痛”都很常見。尤其是現在的COVID19 任何一支疫苗,其發生副作用,更是比流感疫苗高的。 另外mRNA疫苗(輝瑞、莫登納)接種 例如輝瑞疫苗的疲倦副作用,在第一劑只有42%,在第二劑後有75%、同樣的在莫登納疫苗的疲倦副作用,在第一劑只有38.4%,在第二劑後有67.6%

    我們任何藥物或疫苗的臨床試驗,人數最多不過幾千而已,因此無法透過臨床試驗查出發生率低於幾萬/十萬/百萬分之一的副作用,我們通稱這些為「罕見副作用」 例如Moderna 疫苗,其仿單皆會註明每萬人可能發生面神經痲痹 ( Bell's Palsy ) ( Rare side effects after the COVID-19 vaccine : Moderna vaccine : After the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more than 1 in 10,000 people:may develop Bell's palsy ) 目前 Pfizer-BioNTech 疫苗 打了千百萬劑,發現約29位有罕見的過敏反應,約是打了每百萬劑,才會出現 11.1 次過敏反應...

    因為打了疫苗,其實我也正在搶救家人,尤其是我的父母、爺爺 奶奶...(因為這些老人的高死亡,可能是我們的身上COVID19 傳播出 ?...而使這些至愛的老人重病或死亡) 更何況,我能長大,都是「謝謝父母,小時候,曾帶我去打了那麼多疫苗接種」,我才能健康活到現在呢!現在,就讓我保護他們老人家,當一名健康樂活銀髪族。 更何況,一但你染上了COVID19 ,其死亡率是流感的2-3倍左右。 我只知道: 所以,2021年,是全球COVID 19 疫苗年 :

  3. 2021年7月17日 · 這個月開始有更多的民眾陸續施打新冠疫苗常見的副作用如疲倦發燒畏寒還有我們科會常碰到的全身 肌肉痠痛 和注射部位的肌肉痛。 打完疫苗肌肉痠痛常見2大主因. 疫苗注射肌肉的痠痛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看1因為疫苗誘發的免疫反應產生的注射部位肌肉痛和全身肌肉痠痛這些肌肉痠痛的問題大概1-2天就會改善很多。...

  4. 2021年3月10日 · 香港衛生署助理署長陳凌峰8日在記者會上披露科興提交的最新數據顯示在56宗死亡個案中死者年齡介乎26至103歲其中有20宗死亡涉心血管疾病年齡分布為50至98歲這些死亡個案經評估後被認為均與疫苗接種無關。...

  5. 2021年5月30日 · 雖然疫苗的副作用不大但有些人可能會感到疲勞頭痛肌肉疼痛發冷發燒和噁心。 即使少量飲酒也會觸發脫水,進而加劇以上副作用。 且如果有脫水或宿醉,很難區分是身體對酒精還是對疫苗的反應。 研究也證實,長期攝取過量酒精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反應。 2.吃助眠食物,尤其前一天晚上要睡好。 充分睡眠可以讓身體的免疫系統發揮最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