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由於高血壓甚少於出現併發症前引起症狀,因此常被視為「隱形殺手」;患者血壓控制欠理想或得不到適當治療,可引致嚴重健康問題,例如中風、心臟病及腎衰竭。 據衞生署進行的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本港接近3成的15至84歲非住院人口患有高血壓,而高血壓的普遍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由15至24歲人口的少於5%,增至65至84歲人口的多於一半。 值得留意的是,在高血壓患者中,超過40%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直至進行調查的身體檢查才發現。 那麼市民要如何預防患上高血壓? 衞生署發言人就指,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除了對預防高血壓十分重要,亦有助於控制高血壓,是自我健康管理關鍵的其中一環。

  2. 2024年3月8日 · Sick問識答旅行前哮喘發作應中止行程? 醫生拆解4大旅遊貼士. 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曾在節目《 健康2.0 》上拆解高血壓相關的迷思包括是否無法停藥服藥會否有副作用等他表示高血壓成因眾多如果是由內科問題引起的高血壓用藥改善後便有機會可以停止服用高血壓藥但如果是因過度肥胖或遺傳而引起高血壓那麼大部分病患確實需要終生服藥。 不過他亦指出,少數病患透過改善肥胖或生活習慣,有機會逆轉高血壓。 所謂「是藥三分毒」,長期服用高血壓藥是否會傷腎或傷肝? 對此江坤俊就表示,臨床上正確服用藥物的病患,即使服藥時間已長達10至20年,其腎功能仍然正常;但不願意服用高血壓藥的患者,反而有可能因為血壓過高,而造成腎功能受損。

  3. 2017年11月14日 · 本港醫管局表示公立醫院醫生一直密切留意國際間最新的臨床研究及科研實證並會因應病人的臨床情況提供適切的診斷及治療方案衞生署則稱署方會就血壓高的定義繼續密切留意最新的科學證據和發展以作適切的跟進又重申按香港高血壓參考概覽健康成人應至少每2年量血壓一次如血壓持續高於上壓120mmHg/下壓80mmHg家庭醫生應與病人商討跟進及治療方案。 美國心臟協會周一(13日)宣佈,收緊高血壓的標準,由世界衞生組織在2003年沿用至今的標準,即上壓140mmHg/下壓90mmHg,收緊至上壓130mmHg/下壓80mmHg已屬高血壓,此舉令美國的高血壓患者急增3000萬人,由7,200萬增至1.03億人,即有32%美國成年人患高血壓,患病人口增加14個百分點至46%。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0月1日 · 縱然不少血壓高的成因是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過量、睡眠不足、飲食不健康等,但同時亦有一種成因為「繼發性高血壓」。 「可能是心臟、腎的問題或內分泌失調等,因為病變而引致血壓升高。 所以診治時也要考慮是否有這些情況,如果找出病因並成功根治,就能順利幫助患者改善血壓高的問題。 本港不少患有高血壓的人士因而需要長期服食藥物,以維持一個較低及穩定的血壓。 但原來並非所有高血壓患者,都能通過藥物來降低血壓。 醫學上我們會稱為「頑固性高血壓」,簡單而言,就是當患者服用3種或以上的血壓藥,仍然未能將血壓控制在以上的合理水平。 同時其中必然已包括有去水成分的藥物、而且已是病人可以承受的最高劑量。 頑固性高血壓顧名思義,代表病人的高血壓情況相當頑固,以致藥物亦難以有效降緩。

  6. 2024年5月20日 · 一級輕度:輕症階段,收縮140至159mmHg,舒張壓90至99mmHg,心血管風險屬危險及危患者應立即使用降血壓藥物治療;低危及中危患者則可嘗試改善生活習慣4周至12周,血壓仍不達標再處方降血壓藥物治療;

  7. 2020年9月11日 · 高血壓是一種疾病,成年人正常血壓上壓為90mmHg-120mmHg下壓則為80mmHg-90mmHg。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說:「其實數字可以闊些,容許一個成年人上壓至130mmHg或140mmHg,當超逾此數字,便謂之高血壓。

  8. 2023年9月13日 · 高血壓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確診可能要吃一輩子高血壓藥。. 不過,台灣有醫生提出,若有效控制高血壓,有機會逆轉高血壓甚至停藥。. 最新影片推介:. 活得健康啲. 【活得健康啲】血癌男童康復開音樂會答謝家人 鄭中基助圓音樂夢. 近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