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2日 · 「 Beholder 」是 2016 年年底推出的一款獨立遊戲,在 2017 年 5 月推出了 Android 與 iOS App 版,遊戲內有完整的繁體中文翻譯(但品質普通),甚至有中文的語音(出現在像是政府的宣傳車上)。 「 Beholder 」描述的場景都在一棟裝滿監視器的公寓中,主角是一位公寓管理員,也就是你,你的祕密任務是政府的「抓耙子」(又讓我想到國產遊戲「 返校 」),專門收集入住公寓的人的生活隱私,並且抓出他們違反政府法令的證據,有時候,這個極權政府會要你作一些陷害的勾當,但就跟「竊聽風暴」電影中一樣,你可能發現你要舉發的其實是日常生活中的老好人。

    • 鄭則仕女兒1
    • 鄭則仕女兒2
    • 鄭則仕女兒3
    • 鄭則仕女兒4
    • 鄭則仕女兒5
  2. 2017年6月25日 · 今天這篇文章,就整理我自己累積多年做筆記方法的「七個反思」,並分享我如何寫出有效筆記的七個方法。. 要重申並非是只能這樣做筆記,而是或許可以提供大家一些不同想法與參考。. 這篇文章的前因後果:. 「前因」:之前我在電腦玩物寫了一篇:「 關於 ...

  3. 2018年9月17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4. 2019年10月7日 · 其實方法都是一樣的。 要先拆解出這個任務的一個基本單位,例如一本書大綱中的一篇文章,然後先嘗試執行看看,並且在執行過程中實際計算時間,這樣就能獲得這個任務到底需要多少時間的基準了。 工具上,除了簡單的碼表、鬧鐘,也可以試試看專業的工具:「 打醒你對時間的低敏感度! Toggl 專業工作者的時間追蹤利器 」。 2. 練習把每一個任務都「拆解」成積木. 任何任務,應該都能像是積木一樣,拆解出各種不同的組件結構。 例如寫一篇文章都還可以繼續拆解。 像是要寫一篇部落格文章,除了矇著頭直接從頭寫到尾,我其實會先把文章的結構拆解出來,像是: 想一個好標題. 思考一個有吸引力的切入點與案例. 列出方法論的大綱. 每一個重點思考一個案例搭配. 寫出結論. 文章的最後修飾(配圖、後台設定、加上社群分享)

  5. 2018年2月17日 · 在廣受好評的《 紀念碑谷 》初代遊戲中,講得其實也是一個蛻變與成長的故事,經歷重重解謎關卡,小公主認識了真正的自我後,昇華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而這一款以女主角命名的遊戲:「 Florence 」,是一個愛情遊戲,也是一個成長故事。. 遊戲最大號召力 ...

  6. 2017年9月6日 · 育兒階段: 到現在我的家庭裡有了孩子的加入,連早上的神聖時間也因為要照顧小孩而不一定能空出來,隨時要照顧孩子的生活需求,也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但是,還好我在之前的家庭生活階段,養成了把我的工作、生活、寫文章變成一體三面的習慣,所以不愁沒有時間累積素材。 而面對所剩不多的寫作時間,我開始更專注練習只要有 10 分鐘 零碎時間 就投入寫寫草稿的習慣,結果我發現,每天累積下,其實也可以產出持續的文章量。 三個心得: 在上面的三個階段的切身經驗中,我歸納出三個「擁有足夠時間完成目標」的核心心得: 面對現實,你要「決定」真正要做的事。 你有空檔去做更多想做的事,但沒有時間去做所有想做的事。 最佳化你的行動步驟。 讓我進一步延伸這幾個技巧的討論。 1. 面對現實,你要「決定」真正要做的事。

  7. 2017年8月13日 · 1. 信任的演化 (中文翻譯版) Nicky Case 的熱情與設計手法被世界看見,所以他的開源作品也常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其他也有台灣翻譯者將其製作成中文翻譯版,「信任的演化」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遊戲從流行的「賽局理論」開始,先測試你和電腦的「忠誠與欺騙」賽局會造成什麼利益轉移結果,接著讓你模擬「選擇策略」可能造成的賽局轉變,最後擴大到整個社會的模型中, 怎麼樣的信任策略可以帶來社會正向的發展 。 這個遊戲巧妙之處在於,他透過讓你可以實際操控變數的自動運算模型,提醒我們:完全忠誠的老好人不一定有好下場,但完全欺騙的惡意也會毀壞自身,反而是抱著一點功利思考的選擇,讓群體可以朝向正面發展。 2. 我們變成我們所關注的東西.

  1. 相關搜尋

    鄭則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