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明醫網 > 明人專欄. 量度血壓時通常記錄兩個數目較大的數目是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量度心臟收縮systole將血輸出時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而較小的數目是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量度心臟舒張(diastole)血液流返心臟時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 在一日的不同時間,血壓是會波動的,所以,單一個血壓讀數並不能診斷為高血壓,醫生在不同的日子多次量度血壓後發覺患者的血壓持續升高才會確診高血壓,通常收縮壓(俗稱上壓)和舒張壓(俗稱下壓)是一齊昇或降,尤其是青年和中年人。

  3. 明醫網 > 明人專欄. 血壓在每天不同時間量度可能會出現差別但若持續高於標準便是血壓高。 正常的血壓應不高於140/90,若患有糖尿病或腎病,則不應高於130/80。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運行時施加於血管壁的壓力,量度血壓時會量出兩個數字,第一個較高的數字是心臟收縮時的血壓,故稱「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又稱「上壓」,另一個較低的數字是心臟舒張時的壓力,故稱「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又稱「下壓」。 血壓在每天不同時間量度可能會出現差別,但若持續高於標準便是血壓高。 正常的血壓應不高於140/90,若患有糖尿病或腎病,則不應高於130/80。

  4. 血壓是指心臟將血液打出時撞擊到血管壁所形成的壓力1天當中血壓會有高低起伏波動通常晚上入睡後血壓會下降至少10%。 研究也發現夜間血壓高跟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很大關聯因此醫生會建議高血壓患者可做1 次24 小時動態血壓檢測,測定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均血壓值及變動的情形,協助用藥更精準。 方法是患者配戴可攜式血壓紀錄器,約每半小時會紀錄當下血壓,連續監測24 小時,可以得知早、晚、尤其是睡着後的夜間血壓變化,提供醫生用藥建議和病情診斷。

  5. 今天是加拿大國慶日要學的是最基本的量血壓技巧量血壓前要有五分鐘以上的適度休息測量之前三十分鐘應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運動與抽菸患者也不能有尿意必須在檢查前排空膀胱。 大吃大喝或肚子痛有便意時,也不要急着量測血壓。 正確的血壓測量步驟與注意事項. 第一步:適當準備. 1. 心情平緩,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雙足著地, 至少休息五分鐘以上. 2. 測量三十分鐘之前不可以抽菸、運動、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3. 解放膀胱,排光尿液. 4. 不可在測量血壓時和受測者交談. 5. 厚重衣物要脫掉,以利壓脈帶固定. 6. 測量時若有移動身體,不能當作紀錄. 第二步:適當的血壓量測技術. 1. 使用合格、定期校準的血壓計. 2. 量測的手必須有穩定的支撐. 3.

  6. 根據現時的高血壓指標, 若重複量度上壓超過140mmHg或下壓超過90mmHg便定義為患上高血壓簡單理解上壓高與血管變硬有關下壓高則牽涉血管的彈性擴張但若然上壓下壓或是上下壓也超標切記要上心因為血壓跟血糖一樣就算未有糖尿病高血壓這標籤只要數值偏離正常器官已會受破壞。 唐俊業解釋,血壓偏高程度與器官的破壞,存在密切關連性。 「分別只在高血壓對器官傷害大過高血壓前期,但相對正常血壓,其實處身高血壓前期的邊緣人,身體器官機能也會慢慢被破壞。 」所謂「器官機能破壞」,意指血管壓力的增加,引致血管壁表皮細胞破裂,使血小板、低密度膽固醇等更易累積,令血管閉塞,常見受破壞的器官是:腦部、腎臟及心臟。 「這三個器官對血壓的敏感度特別高,所以受高血壓影響的風險也最大。

  7.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王澤塘指出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的壓力為人體最重要的健康指標之一除心血管功能外也可標示出內分泌腎功能等各種疾病要診斷血壓是否過高或過低需根據國際醫學組織定下的血壓標準作出判斷。 一般如血壓標準稍低,患者並無其他不適,基本上不會對健康構成損害。 但如血壓較標準值高且持續一段時間,則需要就醫及服藥控制。 另血壓亦可受緊張情緒、運動、睡眠等不同因素干擾,為減少誤差,照顧者應起碼於兩個不同的時段為病人量度,需同時量度到高血壓水平,才可確診。 專家建議,不應於剛睡醒、運動或飽食後等血壓易波動的時間進行量度,建議至少相隔三十分鐘,待血壓平靜回穩後才量度為宜。 量血壓步驟. 選取袖帶.

  8.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說高血壓標準是上壓超過140mmHg或下壓高於90mmHg。 論治療,建議指引是控制飲食+運動+減重+藥物。 怎麼看,這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有目標亦有療法。 但治療實況是,不少病人藥物用到三四五種仍無助降低血壓,潛藏引發中風、冠心病的風險…… 近年香港引入新的高血壓手術療法──腎交感神經射頻消融治療,令頑治性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受控機會大增。 對於一些藥石無靈的頑治高血壓個案,可能已服用多種藥物至高劑量仍無法控制血壓,手術治療為他們提供另一種治療選擇。 頂着四十吋大肚腩來做訪問的張先生,廿年前已跟「三高」做好朋友。 「我自小是肥仔,小學畢業已有120磅,醫生早警告我要減磅,否則人到中年一定多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