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6日 · 全球循環數據滑落 「2024循環差距報告」揭不斷消耗的地球.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梁曉昀(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2024年「循環差距報告」出爐,再次強調全球應作出更積極的循環經濟行動,透過改變「遊戲規則 ...

  2. 2 天前 · 「環境資訊中心」每日更新,提供豐富的環境新聞報導,包括開發案件監督、環境爭議事件、環境科學研究與環境公民行動。 期盼藉由豐富與真實的資訊,醞釀有意義的行動。 本頁涵蓋了台灣、中國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環境新聞報導,內容除了專職與特約編採人員的產出外,並有來自志工與公民記者的協助,以及各媒體環境相關議題的新聞彙整和摘錄。 2024-06-03 09:49. 南投鷺鷥育雛林遭地主鏟平、日捕鯨船超長航程遭疑欲重返南極海、南韓目標15年達7成電力零碳排. 5月31日~6月2日 6月1日世界珊瑚日 海保署成立「珊瑚特潛聯盟」監測生態及白化現象 6月1日是世界珊瑚日,海洋保育署同日宣布,已跟20家潛水業者合作,成立「珊瑚特潛聯盟」,認養40處珊瑚礁棲地,首批計畫培訓60位潛水教練,協... 閱讀全文.

  3. 2024年4月19日 · IEA 最新電力報告:未來三年用電持續攀升,發電結構和電網韌性成轉型關鍵.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林盈秀(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隨著數位化、智慧化及電氣化趨勢蓬勃發展,未來三年全球用電需求將持續上升 ...

  4. 2009年12月4日 · 摘錄自2009年12月4日台灣新生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為推動拆船業安全與無害環境,「國際安全與無害環境拆船公約」於今年制定 ...

    • 氣候調適峰會(Climate Adaptation Summit,Cas),1月25至26日,線上
    • 聯合國環境大會(Fifth Session of The Un Environment Assembly,Unea 5.1),2月22至26日,線上
    •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op15),暫定5月17至30日,中國昆明
    • 歐盟綠色週(Eu Green Week),5月31日至6月4日,比利時布魯塞爾
    • 第七屆我們的海洋會議(Our Ocean Conference),暫定夏天,帛琉
    •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世界保育大會(World Conservation Conference,Wcc),9月3日至10日,法國馬賽
    •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15屆締約方大會(Unccd, Cop15),暫定年底,地點未定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Unfccc,Cop26),11月1日至12日,英國格拉斯哥
    • 結語
    • 註釋

    》點此看會議網站

    2021年的氣候調適峰會由荷蘭政府和「全球調適委員會」(Global Commission on Adaptation,GCA)合辦,會議原定去年10月22日,因疫情延到今年,是第一個全球高層級領袖致力於加強調適和韌性的平台。 法國總統、英國總理和孟加拉總理目前都將出席。此調適峰會主要檢視和呈現過去一年「行動年」(Year of Action)的成果,延續2019年紐約聯合國氣候行動高峰會(UN Climate Action Summit 2019)時的決議,以及為年底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做準備。 回應全球從疫情中慢慢復原,氣候調適峰會會著重在協助社會「重建的更好」的行動措施,這些措施同時也會協助國際社會增加其氣候韌性的強健度。與會的各國領袖將發表一份「調適行動議程」的文件,列出承諾和具體的新行動及國際合作計畫,往達成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和2030永續發展目標(20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方向而努力。

    》點此看會議網站

    聯合國環境大會從2014年開始,為每兩年在聯合國會員國之間召開的部長級會議,制定、討論和2030永續發展目標相關的全球環境議題、環境政策和環境法的優先發展方向。今年是第五屆會議,因為疫情拆成兩部分,2月底的線上會議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則是實體會議,預計在2022年2月登場(UNEA 5.2),亦是聯合國環境署50週年一系列的紀念活動。 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由挪威主持,主題為「加強以自然為本的行動來達成永續發展目標」(Strengthening Actions for Nature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提倡使用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來保護和修復生態來達成社會、經濟和自然的平衡。 會議尤其將強調政策的「執行」、消除貧窮和永續生產及消費。會議產出包括制定接下來四年的中期轉型策略、專案工作的進展、行政事務和預算決議,以及會員國的參與。公民社會參與倡議的重點則包含加強全球環境法和治理、海洋垃圾和塑膠微粒。明(2022)年的50週年紀念議程也將是討論重點,例如納入深海採礦規範...

    》點此看會議網站

    2020被視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里程碑和十年來最關鍵的一年,作為《2011-2020生物多樣性策略計畫》、「20項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和「2011-2020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的到期年,不僅是檢驗、回顧過去十年成果的時刻,更必須制定下一個十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策略框架。 無奈受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第15屆締約方大會從去年10月延到暫定今年5月召開,主題定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物多樣性公約》1992年在里約地球峰會上簽訂,三個主要目標包含:保護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遺傳資源產生的惠益。如前所述,第15屆締約方大會,將制定下個十年(2021-2030)的工作目標和計畫,並通過「後2020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Post 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5月的締約方大會,同時也會召開公約底下兩個議定書的締約方會議:《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議定書》(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 和獲取和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議定書》(Nagoya Protocol on Access...

    》點此看會議網站

    歐盟綠色週是每年歐洲執委會主辦一系列的環境會議,歷年來吸引上千來自歐洲及全球的環境決策者、環保人士等相關利益人員一同討論歐盟的環境政策。歐盟執委會在2019年底提出了非常具有企圖心的「歐洲綠色政綱」(The European Green Deal)政策,目標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涵蓋的政策領域包含:2030生物多樣性策略、從農場到餐桌永續糧食策略(Farm to Fork)、永續農業、乾淨能源、永續產業、建築和裝修、永續交通、降低污染、2030氣候行動和綠色振興計畫。歐盟這些大刀闊斧、極具企圖心的政策方案和發展是全球關注的重點。 在這一系列持續祭出的政策底下,今年2021年的歐盟綠色週主題定為水、土和空氣的「無污染」行動計畫(Zero Pollution Ambition)。該週更多的會議資訊尚未公開。

    》點此看會議網站

    「我們的海洋會議」第一屆在2014年由美國華盛頓主辦,之後每年由不同的政府舉辦(智利、馬爾他、印尼、挪威等)。過去幾年此會議聚集許多政府高層、企業和公民社會,並募集大量資金,於是成為海洋議題圈裡每年備受關注的會議。第七屆的會議原本預計在2020年12月在帛琉舉辦,因疫情而延後到暫訂2021的夏天。 如往常,六大海洋行動將是議程重點:保護區、乾淨海洋、氣候變遷、永續藍色經濟、永續海鮮和海洋安全。會議將回顧之前政府在歷年會議所作的承諾,和檢視其執行和進展。 「我們的海洋會議」也是每年各國政府公開他們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愛知目標」,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子目標第14.5項底下,對2020達成10%海洋保護區目標的進度。 從2014年到2019年,約360個組織或實體在這六大海洋行動領域底下做出了約1400個承諾,政府和跨政府組織佔了七成,截至2020年,大概有400的承諾已達成,500個零進度,其他進度由25%到75%不等。每年的會議都會一一檢視各行動領域目前達成的成果。今年會議由於時間和細節未定,現階段資訊有限,但屆時將會是值得追蹤的年度全球海洋和其政策治理總體檢。

    》點此看會議網站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每四年一度的世界自然保育大會,是全球最大的保育界議事。原定2020年6月在法國馬賽舉辦,去年疫情開始後一開始延到2021年1月,後來又再延至2021年9月。因著世界自然保育大會在保育圈裡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大會往往聚集為數眾多的政府高層官員、企業執行長、民間團和學者。 會議分成三大部分,一是公共論壇,另一個部分是會員大會,還有展覽。為期超過一周的會議議程同時分成許多條支線進行,超過1000場次的子會議,議題涵蓋極為廣泛,應有盡有。大主題包含地景景觀、淡水、海洋、氣候變遷、權利和治理、經濟和金融系統,以及知識創新和科技,次主題從濕地、塑膠、外來物種、公民參與、原住民、經濟和生物多樣性、紅樹林、氣候融資、行為心理學跟自然、環境教育、貪腐、棕櫚油、城市治理等等。 今年保育大會的討論內容也會緊緊的扣住後疫情時代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後2020框架。

    》點此看會議網站

    《防治荒漠化公約》是1992里約三協議的其中一個,也是每年固定會開締約方大會。雖然跟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公約比起來,防治荒漠化公約普遍得到的國際關注比較少,但是此公約的內容和目標其實是和生物多樣性以及氣候變遷息息相關。 上一屆的締約方大會的產出為「德里宣言」,會議結論著重在將土地修復納入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的解方之中、動員適當的資金和誘因來修復土地、預防和適應乾旱,以及將性別議題、青年和土地所有權列為優先。今年的會議大部分資訊尚未公布,但是基於土地在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議題中的重要地位,《防治荒漠化公約》的議程絕對是相關政策決策和行動不可缺席的討論。

    》點此看會議網站

    第26屆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從2020年11月順延一年,是從1992年簽定以來,將近 30年首次跳過的談判大會。延後一年的會議將在2021年底召開,由英國和義大利兩國政府共同主辦。 根據2015年的《巴黎協定》,簽訂後第五年的COP26將檢視和修正各國的「自主減排計畫」(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NDC)。也因為上一次在馬德里舉辦的COP25會議結果令人大失所望,COP26於是也背負了必須解決執行層面問題的重擔,尤其是關於碳市場機制的計量規則和方法、氣候融資,和損失與損害 。 目前各國的減碳目標還無法限制全球升溫在2°C以下,主辦國必須找出方法和策略促使締約國提出針對2025、2030,力道更強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之前歐盟的歐洲綠色政綱和中國的2060碳中和目標,都被視為是增強COP26減碳目標的前置作業和手段之一。另外,延後一年的COP26也不是完全沒好處,這時間點剛好閃過了川普政府原本已經啟動的退出巴黎協定的程序。2021年拜登政府很有可能重新參與,並確立美國在氣候領域的積極立場。 離COP26還有九個月左右的時間,主辦國...

    今年所有的會議依舊將因為疫情而充滿不確定性,會議日期、地點和內容都可能還會調整。當全球人們的生活似乎因武漢肺炎而止步,環境退化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減緩。在處理疫情的同時,政府和國際社會還是必須繼續維持、加強全球環境決策的能量。利用重建復甦的機會,納入綠色永續的政策方案,以建立未來更有氣候韌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存的社會。

    包括降低棲息地流失率、魚群永續經營管理、防止有害污染、保護全球一定比例的陸地和海洋、防止物種滅絕以及增加保護大自然的資金。 包含貝里斯、哥斯大黎加、芬蘭、加彭、肯亞、塞席爾、萬那杜、葡萄牙、帛琉和比利時。 包含政府、跨政府組織、公民團體、非政府組織、慈善機構和私人企業。 另外兩個是《生物多樣性公約》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5. 香港政府31日公布去年涉及11個受「鉛水事故」影響公宅的《食水含鉛超標調查委員會報告》,認為含鉛焊接駁口是導致鉛水事故的直接成因,並狠批所有持份者包括水務署、房委會、總承建商、水喉分判商和持牌水喉匠「集體失職,輪流卸責,令居民受害至

  6. 2019年1月12日 · 氣候暖化的問題. 關於氣候暖化對水循環的影響,我們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水蒸氣的循環模型至今還是很片斷的。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法文簡稱GIEC,英文簡稱IPCC)的第五份報告指出,全球的水循環很可能會「加速」,在已是多雨的地區,雨量將會更大,半乾燥地區將有明顯的反差:沙赫爾地區的國家可能會有更高的雨量,而地中海地區的乾旱期則更漫長。 另一方面,各模型使用的網格(maille)尺度並不一,而且網格還不夠小,再者,水資源管理的實際情況也是因地而異的,取決於河川流域的地形地勢、地下水層或是湖泊的分布、使用型態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