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5日 · 推算輸入金額的說明. 輸入金額的第一項為僱主及僱員繳款(表2),這繳款與強積金計算方法相同,即要計算繳款的月薪上限為3萬元,下限7100元。 繳款比例為月薪5%(即強積金的一半),由僱主及僱員平均承擔,但月薪低於7100元的僱員不用繳款,僱主只須繳交僱員月薪的2.5%。 若有強積金戶口,可由強積金供款轉移。 惟小部分僱員參加其他退休計劃,他們及其僱主要安排從其退休計劃轉移作繳款,或重新安排繳款。 我們參考今年第二季強積金強制供款部分,發覺當時按統計處提供的在職人數約310.2萬,而強積金強制供款為159.5億元。 今年首兩季強制供款金額為321.9億元。 我們估計倘將全年一半金額轉移到全民養老金,金額亦約為321.9億元。

  2. 2023年8月10日 · 港聞二. 下一篇 上一篇. 大灣區GBA專題:港人灣區可購社保 增退休保障. 圖1之1 - 自2020年起內地容許港人可購買內地社保,為港人提供另一種退 . . . . . .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大家對內地「社保」應該一點也不陌生,但對其認知有限,可能與香港人不用供「社保」有關, 自2020年起內地容許港人可購買內地社保,為港人提供另一種退休保障的選擇。 近年香港畢業生在內地找工作談到薪酬待遇時經常提到「五險一金」,這裏的「五險」就是指社會保險五個險種,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則指住房公積金,而澳門畢業生也可在廣東投保。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3. 2021年1月21日 · 取消對冲 也應放棄專項儲蓄戶口方案. 強積金另一為人詬病之處,是僱主可提取其供款的累算權益抵消須付的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即俗稱的「對冲」安排。 2020年第二季,武漢肺炎疫情令裁員個案大增,僱主提取強積金對冲遣散費的款額突破10億元,較2019年同期飈升近一倍;連同對冲長期服務金的近8億元,該季度從強積金提取的56億元中,剛好有三分之一是「回水」給老闆,難怪勞工團體嘲諷強積金只是僱主的「豬仔錢罌」。 雖然林鄭政府一上任已承諾取消對冲安排,但同時計劃強制僱主設立專項儲蓄戶口,用作支付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 這個笨拙的建議不但鎖死僱主大筆(最終可能不會動用的)資金,亦令原本簡單的修例工作變得複雜,拖慢整個立法程序。

  4. 2022年11月25日 · 【明報文章】2017年政府否決周永新教授於2014年8月發表、受政府委託進行的《香港退休保障的未來發展研究報告》提出的全民退休保障,令市民大為失望。

  5. 2022年1月28日 · 加上香港欠缺整體退休保障計劃配套,許多長者退休後,即使有強積金和現金福利補助,總體收入仍未足夠維持基礎生活,逐漸墮入貧窮網。 2019年,有32%長者人口(39萬)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於政策介入後,包括恆常現金補助),情况令人擔憂。

  6. 2023年1月9日 · 香港退休計劃協會發表報告,提出了六大建議,包括在稅務及社會保障福利援助轉移方面,可加快大灣區其他城市成為香港市民的理想退休目的地。 報料

  7. 2018年2月5日 · 【明報專訊】人口老化已經悄然不覺地進入了香港社會中的方方面面,人口結構的變化漸漸由「量變」變成「質變」。 對自己負責的我們絕不能視之等閒,否則就會措手不及,結果會為自己及社會帶來了麻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