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2日 · 杜牙根是常見的牙醫治療方法,但曾聽過有不少患者表示不願意杜牙根,稱擔心杜牙根後會令牙齒變得脆弱,更有人寧願直接剝牙,免卻煩惱。 其實,若患者損壞牙齒的根部穩固,牙醫是不太會建議患者直接剝掉牙齒,而杜牙根正正是修補牙齒的最後一個方法。 不過,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醫生不會建議患者杜牙根、反而直接剝牙,包括牙根斷裂、蛀牙感染延伸到根管之內、患者有強烈嘔吐反應,甚或是患者牙根系統過於複雜導致杜牙根成功率不高等等,這些情況並不適合杜牙根,只能直接剝牙。 至於甚麼是杜牙根? 杜牙根稱為「根管治療術」,目的是透過清除患者牙髓腔內的細菌,阻止牙髓感染蔓延至牙周組織,最後再填上物料,以免組織受破壞,從而可以保留患者原有的真牙。 因此,如果患者損壞牙齒的根部穩固,往往會先建議他們接受杜牙根治療。

  2. 2023年2月7日 · 1. ADHD: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2. ADD: 專注力缺失症. 3. ASD: 自閉症譜系障礙. 4. ASPD: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5. BAD: 躁鬱症. 6. BED: 暴食症. 7. BDD: 身體畸形恐懼症. 8. BPD: 邊緣型人格障礙. 9. CD: 行為規範障礙症. 10. OCD: 強迫症. 11. ODD: 對立性反抗症. 12. GAD: 廣泛焦慮症. 13. MDD: 抑鬱症. 14. PMDD: 經前焦慮障礙症.

  3. 2021年10月12日 · 高燒編輯. October 12, 2021. 成日聽到有不少演員因為太過投入演技而未能抽離角色,高燒Gofever早前邀請了身為演藝人之一的張景淳 (Stanley)分享有關演員抽離角色的經歷到底他又是否試過太過投入演技而未能抽離角色呢? 面對有關情況,臨床心理學家 廖嘉敏 (Carmen)又會有什麼建議,讓演員容易抽離角色呢? 目錄. 演員需要一個冷靜期去維持自我狀態. 抑鬱症是甚麼? 心理學家教你該如何減減壓! 相關內容: 演員需要一個冷靜期去維持自我狀態. 張景淳 (Stanley)分享,他早年在準備表演課上的年終功課時,需要表演一個京劇名伶角色,但因為自己太過投入角色,經常不自覺地出現京劇手勢,「投入咗入去,入咗魔入咗血咁。

  4. 2022年7月29日 · 高燒編輯. July 29, 2022. MIRROR紅館演唱會 昨晚發生嚴重意外事故,位於天花板的大型熒幕突然墜落,壓住正在舞台上跳舞的兩名舞蹈員。 事件引起全城震驚,不少在場觀眾被嚇到尖叫及不安。 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指,除了當事人或家屬外,目擊事故的觀眾亦需要好好疏導自己的情緒,如情緒持續出現困擾,或為創傷後遺症,可能有需要接受心理治療。 目錄. 天花板熒幕突然墜落壓倒兩名舞蹈員! 其中一人. 一眾明星呼籲停止發放或轉發意外片段! 紅十字會啟動支援熱線. 觀眾目擊事故恐出現急性壓力反應. 甚麼是創傷後遺症? 精神科醫生指須留意是否出現7大症狀. 相關內容: 天花板熒幕突然墜落壓倒兩名舞蹈員! 其中一人.

  5. 2020年9月1日 · 朱灝璋醫生. September 1, 2020. 誤吞魚骨鯁喉,誤信坊間流傳的急救偏方處理隨時出事! 綜合內媒報導,廣西一位女子早前誤吞了一條約4cm魚骨鯁喉,當時她立即嘗試坊間流傳的「吞飯落肚」方法,打算連飯將魚骨一齊吞下肚。 但一個月後,她因為突然腹痛、畏寒、發燒等情況去醫院檢查,竟發現肝部有一條4cm長魚骨,甚至慢慢刺穿胃壁後再刺進穿左肝。 最後醫生要進行穿刺抽膿,並進行手術取出魚骨。 目錄. 不幸鯁骨又應如何處理? 急症科醫生「吞飯落肚」無醫學根據. 先用舌壓/喉鏡檢查! 如發現魚骨可用鉗子取出. 如魚骨卡在較深位置或需用胃鏡檢查. 相關內容: 不幸鯁骨又應如何處理? 急症科醫生「吞飯落肚」無醫學根據. 不過,萬一不幸鯁骨又應如何處理?

  6. 2020年5月14日 · 消委會測試亦發現,「Circulon Elite」、「EZ Cook」、「Tefal」、「Chef’s Favor」及「意美廚」5款膠鑊鏟樣本的「初級芳香胺」遷移量超出歐洲標準規限,含量由0.02至最高9.7mg/kg, 當中「意美廚」檢出的含量最高,餘下12款樣本則符合標準要求。. 消委會指 ...

  7. 2021年12月30日 · 香港民意研究所日前公布了最新2021年回顧及2022年前瞻民意調查,結果發現有近4成受訪港人表示生活不快樂,近2成人指沒有新年願望,為1992年至今新高。 至於快樂指數,雖然今年較去年有所回升,但仍保持負數,已經連續三年負數。 目錄. 4成受訪港人表示生活不快樂、快樂淨值連續三年負數. 2成人無新年願望人數創新高! 學者分析:疫情及移民潮嚴重影響港人. 相關內容: 伸延閱讀: 【認識哀傷】姜濤《Dear My Friend,》獻已故摯友真摯動人! 臨床心理學家教你認識哀傷. 4成受訪港人表示生活不快樂、快樂淨值連續三年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