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1日 · 題目字眼容易理解,不少考生代入個人經歷寫校園生活,但忽略句中的關鍵詞「一起生活」。 若寫作時沒有緊扣「校服參與其中」及與主人「一起」生活的片段,只以觀察角度敘述校園經歷,會視作離題,將嚴重失分。 文:張殷碩. 我是一套校服,今天要和主人分離,回想我們過去一起生活,別有一番體會。 記得有許多個相同的灰鬱清晨,微藍的晨光像液體般滲入窗沿,我靜躺在衣架之上,看牀上的她蘇醒。 我總是很眷戀那些寧和的清早時光。 因為那是在漫長的一整天之中,難得見到她笑的時刻。 自從她六年前第一次把我穿在身上,我就大概知道她與一般人不同。 我能感受到她的肌膚,乾旱似沙漠,那些突出的、坍陷的褐斑是沙丘,偶爾不小心用鈕扣輕輕刮到了她,乾涸的皮膚上便立刻流出一道血河。

  2. 2022年11月22日 · 世界首富馬斯克正是發展多元人生的代表人物。 人們只看到他現在的成功,卻不知他以往是電子支付公司行政總裁時,曾被人用計趕走,被免去職務,令他明白只專注一事不可取。 因此,他後來積極發展不同事業,由電動車到太空研究,甚至在腦神經科學皆有成就。 有人以為馬斯克成功是因為他有運氣有能力,其實只是他多元發展人生,作多方面投資,就算在某些領域失敗,仍能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 由此可見,多元人生令人免於冒上孤注一擲的風險,以免一次失敗就一無所有。 其次,多元人生令人有更多歷練和嘗試,令人生更有色彩。 人生就如一張白紙,難道會有人喜歡只有一種顏色的畫嗎? 若希望人生有更多色彩,自然就要發展多元人生,創造更多可能,令人生更有意義。

    • hkssf學界1
    • hkssf學界2
    • hkssf學界3
    • hkssf學界4
    • hkssf學界5
  3. 2024年4月26日 · 有不具名中學校長昨向本報表示,學界普遍恐懼學生人口萎縮,又說近年輸入人才受養人來港申請學校的反應雖踴躍,惟不是全部報讀中一,而中一收生對學校影響大,故政策對學界幫助有限。

  4. 2023年2月21日 · 【明報專訊】2022年文憑試卷二圖片題「得不償失」要求考生就啟發撰文,「得不償失」泛指人們做某事後,所帶來的得着不足以抵償損失;側重點在事情的「得」、「失」考量上。 沙田培英中學畢業生鄉振豪以議論文的方式,從自助餐切入,再舉出個人、交友、社會、國家等不同角度,分析追求私慾造成「得不償失」,再由眼前到將來、短期到長期等,以完整的結構緊扣主題「得」與「失」的考量,摘得5**佳績。 文:鄉振豪 沙田培英中學 2022年文憑試考生. 人生在世,我們往往有各種欲望,有人一心要變得富貴顯赫,有人希望廣結好友。 此乃人之常情。 然而,在追求心中所想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被自身的欲望蒙蔽雙眼,只看見當下的美好而忽視自己的情况,結果得不償失,要用更多的資源,更長的時間,更艱辛的努力去彌補所失去的,又是否值得呢?

  5. 2019年1月7日 · 九龍灣聖若翰天主教小學校長胡艷芬留意到不少同學由長者照顧,推出「家有一寶」專題研習,讓六年級生設計能預防認知障礙症 (腦退化)及生活解難的產品,她說:「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這主題也貼近需要。 」這天,同學就將學習成果和長者分享! shake shake 健康健體操. 防止老人肌肉萎縮. 陳芷靜:「我們發現老人拿物品時會手震、捧東西例如食物、湯等會濺出,啟發 (我們班)設計這產品,以訓練手臂肌肉,防止肌肉萎縮。 」用micro:bit設計感測系統,長者將產品戴在手臂上,當他們搖動手臂,感應器會感測到動作,當手臂運動到達了預設次數後,就會發出提示,表示運動完成。 謝嘉琪補充:「老人防止認知障礙出現,不應只靠吃藥,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

  6. 2024年2月16日 · 徐認為,政府推出「產學研1+計劃」是釋出好的信息,由政府帶頭鼓勵大學與企業合作創新,能為學界提供誘因。 瑞騰國際體育科技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楊瑞慷曾在美國矽谷創業,他認為香港有向當地借鏡之處,例如在美國,投資者願給予10年時間支持技術 ...

  7. 2024年4月15日 ·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蘇炳輝說,學界對跌幅感震驚,以灣仔為例,預計由今年900人減至5年後的300人,意味同時縮減三分之一班別。 他建議教育局推行「可加可減」的開班線機制,在現時人口減少時,小學「開班線」應由25人減至20人 (即倘收生多於20人,多出的學童可撥作開另一班),將來人口回升,可增至30人,助學界彈性應對學生人口改變。 有不願具名的資深小學校長表示,新冠疫情以至「後疫情」階段,出生率進一步減少,加上不少年輕人猶豫是否移民,均影響學生人口減少,認為最新數據顯示學生人口「斷崖式」減少,料被視為「二線的學校」較有危機感,舉例相關學校在近年縮班殺校潮中倖免,惟幾年後或受波及,開始縮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