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3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畢馬威調查指僅半數港企財務部有自動化. 撰文:李耀宗. 出版: 2018-03-13 15:02 更新:2018-03-13 15:02. 畢馬威中國KPMG China和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ACCA去年開展聯合調查發現近一半港企財務部門至今仍未引入機械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術源於出現無技術無人才及無資源難題三無問題或會導致香港在知識經濟浪潮中失去領先優勢促政府加強資助助港企行快一步」。 左:畢馬威中國合夥人及財務管理服務主管施柏家(Isabel Zusselsberger);右: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政策主管朱暖暉。 (李耀宗攝)

  2. 2022年6月22日 · 他續稱:「畢馬威中國多年來培育不少會計專才,擴展計劃不但為公司創造經濟價值,還能帶動就業促進中國及香港的社會繁榮。 」現時畢馬威中國已在國內 29 個城市設立辦事處,員工總數約一萬五千人,計劃於 2024 年拓展規模至兩萬人,以便滿足大灣區金融市場加速融合所帶來的會計及諮詢服務 ...

  3. 2020年12月10日 · 撰文:韋穎芝. 出版: 2020-12-10 13:48 更新:2020-12-10 13:50. 5. 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中國KPMG發表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2020年回顧報告指今年香港新股集資額IPO高達503億美元約3,899億元按年增長約24.5%為近10年之最暫時排名全球第2位 ...

  4. 2020年11月5日 · 四大會計師行之一畢馬威早前發表IPO市場報告指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新股融資額和上市數量預計將名列全球榜首香港則排名第三。 畢馬威又認為,目前不少科技公司均選擇「A+H」上市,是有利兩地交易所發展。 如今阿里(9988)、京東(9618)等大型中概股已經回流,該行料日後未必再有如此龐大的中概股回歸,市場可憧憬其餘較細、但仍有一定規模的中概股在港集資,以及更多生物科技股排隊上市。 香港交易所2020年第三季全球新股集資額排名第三,全年有望衝擊全球第二位。 (路透社) 今年首3季上交所跑贏全球新股市場,香港則排名第三,香港能否後來居上仍要視乎第四季的表現。

  5. 2019年7月26日 · 撰文:張偉倫. 出版: 2019-07-26 22:26 更新:2019-07-26 22:26. 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發表的2019年香港銀行業報告指出隨著金管局批出8個虛擬銀行牌照預料虛擬銀行提供服務後相信有助擴闊本港銀行服務選擇及推動行業創新與優化客戶體驗。. ...

  6. 2019年5月14日 · 財經快訊. 畢馬威中美貿易戰對本港就業市場 未見有大影響. 撰文:鄺月婷. 出版: 2019-05-14 13:57 更新:2023-11-21 01:07. 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發布香港就業趨勢調查及薪酬展望報告發現環球經濟不明朗因素對本港就業市場影響不大有72%高級管理層或人力資源部門受訪者表示計劃增加或維持現有員工數目。 近71%受訪者期望轉職可獲加薪20%或以上。 受訪者視薪酬福利待遇(68%)為轉換工作的最大誘因,其次是事業發展和晉升前景(53%),以及彈性工時與生活平衡(35%)。 本港就業市場仍樂觀中美貿易戰升溫,惟企業卻計劃增聘人手,畢馬威行政人員招聘服務主管李果行表示,是次調查是在今年1至2月進行,當時中美貿易戰發展仍不明朗,現時情況應較當時嚴重。

  7. 2019年11月20日 · 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向超過20家在香港印尼及新加坡等大型銀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與其他亞洲地區銀行相比香港銀行為停用LIBOR作出過渡工作處於較成熟階段。 報告指出10家受訪的香港銀行中,有6家已開始制定LIBOR的過渡方案及計劃;又指出有5家受訪銀行已開始發行新的無風險利率為基準利率產品。 不過報告亦指出,其中4家銀行屬美資或歐資銀行,反映出兩地監管機構,較積極推動銀行業參與者為LIBOR過渡作準備,及帶領業界就新的無風險利率進行討論。 僅1家香港銀行完成制定過渡計劃. 報告亦引述受訪香港銀行認為,從LIBOR過渡至替代基準利率的程式複雜﹑牽涉層面廣泛,並且要大量準備工作才可以平穩過渡。 可是迄今只有1家銀行完成制定過渡計劃,其他銀行則仍在制定過程中,甚至仍未開始制定計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