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7日 ·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朱翠玲表示天氣炎熱人們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養生應以心靜為宜。 避免過勞,適當減慢生活節奏,多做一些平和的事情,保持心情舒暢。 由於天氣原因,小暑時節易引起人體血壓波動,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要注意及時喝水補充水分,按時監測血壓等。 應健脾祛濕 宜食冬瓜、薏仁. 暑濕偏盛是小暑時節的氣候特點,飲食方面,應清熱解暑、健脾祛濕。 朱翠玲提醒,不要過多飲凍飲,因會刺激腸胃,導致腸胃功能混亂,影響脾胃健康。 她建議,可以食用冬瓜、赤小豆、山藥、薏仁等具有淡滲利濕、健脾益胃、益氣之品;亦可食用西瓜、酸梅湯等清熱解暑,保護脾臟健康。 如果胃口欠佳,可多食「苦」味食物,如苦瓜等,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的作用。

  2. 2020年5月20日 · 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為主,如赤小豆、薏仁、冬瓜、青瓜、西瓜、山藥等。 大家在夏天少不免會飲凍飲,或食雪糕。 但有中醫師指,在氣溫升高的情況,不要貪涼飲冷,以免令脾胃受損,並出現腹痛或肚瀉的情況。 濕熱體質要尤其注意,要避免體內濕氣過重,加重失眠或肚瀉的症狀。 【立夏2020】新冠病毒會否隨立夏「熱死」? 國際專家:別寄望它自然消失. 【立夏2020】新冠病毒會否隨立夏「熱死」? 國際專家:別寄望它自然消失. 天氣 中醫 雪糕 中醫師 皮膚病 濕疹 失眠 肥胖 腹痛. 今日(20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滿,為夏天第二個節氣,意指穀穗等農作物逐漸飽滿。 此時天氣漸悶熱飲食又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小滿作為初夏的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已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即只.

  3. 2020年3月24日 · 在國新辦昨日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余艷紅指出全國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中醫藥治療佔總數91.5%湖北有61,449名患者使用了中醫藥治療佔90.6 %。 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治療總有效率達90%以上。 此外,以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為領隊的第一批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研制出化濕敗毒顆粒,其臨床試驗申請近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 責任編輯:尹航. 【新冠肺炎】擴散,緊貼最新疫情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 流感 沙士 肺炎 冠狀病毒 SARS-CoV-2 中國 中醫 鍾南山. 新冠肺炎肆虐至今,中藥越來越多地應用於治療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锺南山團隊最新研究認為,中藥連花清瘟在體外試驗中顯示出抗新冠病毒的作用。

  4. 2020年9月7日 · 其一:食的養生與禁忌. 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 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 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 4.綠葉蔬菜補足維他命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 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 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 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 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 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

  5. 2019年1月1日 · 知名品牌「黑骨藤長壽茶」號稱能治療痛風,標稱從廣西大明茶廠生產,主要材料是黑骨藤和追風藤等中藥材。 不過,央視近日揭露,黑骨藤長壽茶喝多會致命,而品牌的廠址和廠名都是假的。 揭黑骨藤長壽茶喝多會致命 廣.

  6. 2022年5月23日 · 對於未來中國應開啟怎樣的防控模式張文宏表示中國的第一個經驗是擴大檢測加大核酸檢測力度可壓下病毒傳播的速度但民眾可能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反覆檢測核酸對生活會造成一定影響。 他又指,上海這波疫情結束後及全國疫情可控後,對老齡化人群,特別對有基礎疾病的人群,疫苗強化接種應會提上日程。 他表示,中國仍然需採取一定程度的非藥物預防方法,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核酸檢測等,減低疫情傳播。 另外,他表示,中國早期的抗病毒治療還需提高,目前並不是所有人可在早期開始抗病毒治療,最好是病發5天之內開始,可大幅減少重症。 他強調,全球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逐漸增加,重症比例進一步降低,抗疫的主要挑戰是處理脆弱人群。 張文宏領銜 首個國產新冠藥對抗Omicron研究結果發表.

  7. 2021年10月14日 ·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CPI和PPI之間的剪刀差,某種程度上意味消費品生產商承擔著巨大的成本壓力,表明經濟有一定錯配,供給側瓶頸持續,但需求太弱導致生產商沒法轉嫁成本,認為中國經濟必須承受這個痛苦階段。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分析,PPI高於預期,現在上游漲價壓力大,雖然CPI較低,但是未來上游價格會持續向下游傳導,例如油價,電價。 【多地限電】關乎企業成本和居民物價 一文看懂內地電價改革. 降準預否 市場人士有分歧. 屈慶又認為,PPI的企和CPI的低迷,側面反應經濟處於「滯脹」的狀態,人行很難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唐建健也指,宏觀政策面臨兩難,一方面需求偏弱,政策需一定程度寬鬆支撐需求,但PPI歷史高位又限制寬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