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4月25日 · 近日,歐洲軍事評論員諾米爾‧敦蓋普立德透露,中國已在研究地效飛行器上取得很大進展,並將在研發大飛機的同時,逐步推進“地效航母”計畫。 地效飛行器原本不是什麼新科技,但卻被西方某些人炒作成了中國“秘密武器”。 敦蓋普立德之所以語出驚人,是因為他在珠海航展上看到了中國某公司展出的一款大型地效飛行器模型。 據悉,這實際上是一艘地效載機飛機。 中國目前研製的“長河6”型地效飛行器,最大運載能力為500噸級。 “長河7”型在設計中的最大載荷能力為1100噸級。 對於該款模型,廠家並沒有給予更多的說明。 不過敦蓋普立德卻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稱中國研製這種飛行器,就是為瞭解決中國濱海地區制空權問題,特別是想控制臺灣海峽以及日本與中國交接海域。

  2. 圖:清華一號衛星令世界振驚的中國偵察衛星 當今世界,空間科技已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保衛國家安全必不可少的工具。 1957年,蘇聯將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衛星送上太空。從此,空間技術從無到有,飛速發展,日益滲透於經濟、社會生活及國

  3. J-11B與俄羅斯的原設計相比産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航空工業的來源稱,除了俄制發動機,J-11B上90%的主要系統都已經實現國産化,甚至包括機載火控雷達和光學電子系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已經完成J-11B使用的機載火控雷達的測試。

  4. 經過將近4年的科研試飛殲八II在1988年10月15日正式定型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是中國航空史上著名的三機定型另外兩種是殲教七和殲七III由此不難看出文革對於中國航空工業影響的深遠),1990年該機開始正式裝備部隊。 裝備部隊的殲八II

  5. 八十年代初期中國航空研究院606所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瀋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因七十年代上馬的殲九殲十三強六大型運輸機等項目的紛紛下馬與之配套的研發長達二十年的渦扇六系列發動機也因無裝配對象被迫下馬令人扼腕而此時中國在航空動力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拉到二十年之上。 面對中國航空界的嚴峻局面,國家於八十年代中期決定發展新一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這就是渦扇10系列發動機。 依據裝配物件的不同,渦扇10系列有渦扇10、渦扇10A、渦扇10B、渦扇10C、渦扇10D等型號,其中渦扇10A是專門為中國為趕超世界先進水準而上馬的新殲配套的。 中國為加快發展渦扇 10系列發動機,採取兩條腿走路方針。 一是引進國外成熟的核心機技術。

  6. 經過將近4年的科研試飛殲八II在1988年10月15日正式定型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是中國航空史上著名的三機定型另外兩種是殲教七和殲七III由此不難看出文革對於中國航空工業影響的深遠),1990年該機開始正式裝備部隊。 裝備部隊的殲八II

  7. 2015年7月4日 · 中山科學研究院的長征計畫,5年耗資近30億元預算,為空軍研發戰略無人偵察機(UAV),計畫今年底結束,完成原型機一架。 但空軍亂改作戰需求,要求延伸作戰半徑,須能深入中國大陸江西、廣東沿岸一線機場偵察,中科院無法滿足空軍作戰要求,使得原先研發成果,無法進入量產,被批評虛耗公帑。 國防大學解放軍研究所副教授張競表示,我國建置近海偵察型的UAV是可行的,但因為負擔不起衛星導控等周邊設備,要用UAV做長程偵察,甚至攻擊之用,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本報透過國防部向中科院要求回應,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國軍各項武器研發,均依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戰略指導,遵循國防自主既定目標,建構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固若磐石國防武力,並非只為培育中科院人員,惡性耗資延續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