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五色旗又称 五族共和 旗,是 中华民国 建国之初 北洋政府 时期使用的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比例为5:8。 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 汉族 、 满族 、 蒙古族 、 回族 、 藏族 ,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这五族共和。 而此五色也是 五行 学说代表五方的颜色;也有说法,五色旗取自凤凰五色,同时也代表仁、义、礼、智、信 五德 ;还有人认为,其与传统五行概念对应的5种色彩还涵盖了方位上的东西南北中。 [1] 1928年12月29日 国民政府 形式统一中国后彻底被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取代。 中文名. 中华民国国旗. 外文名. Five-colored Flag. 别 名. 五色旗、 五族共和 旗. 作 者. 赵凤昌. 类 别. 国旗.

  2. 中华民国国旗(1912-1949),是 中华民国 的国家象征之一。. 辛亥革命部分省份暂用铁血十八星旗;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法定采用五色旗,由赵凤昌设计,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条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构成。. 象征五族共和;国民政府北伐 ...

  3. 五色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 南京临时政府 和 北洋政府 的国旗,旗面为按顺序是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3] 办法

  4. 满洲国国旗是以1928年以前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旗(五色旗)为基础,于1932年作成。

  5. 佛教教旗由蓝、黄、红、白、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组成,是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的六种光色。1885年,奥尔科特设计出佛教旗;1952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二次大会上确认正式确认该旗帜为佛教的教旗。

  6. 1911年12月4日,在“共和联合会大会”上,其他各派一致要求使用“ 五色旗 ”,革命党人再次让步,同意以五色旗为中国新的国旗,而孙中山倡导的青天白日旗则成为海军旗,铁血十八星旗 为陆军旗。

  7. 银雀山 汉 墓 竹简 《 孙膑兵法 ·十阵》:“参声既全,五菜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 汉书 ·扬雄传上》:“鸣洪钟,建五旗。. ” 颜师古 注引《汉旧仪》:“ 皇帝 车驾建五旗,盖谓五色之旗也。. ”《晋书·舆服志》:“天子亲戎,五旗舒旆,所谓武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