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15日 · 亞氏保加症患者的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的困難,同時伴隨着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 在才藝比賽一炮而紅的「蘇珊大嬸」亦是亞氏保加症患者。 (Getty Images) 小學的我總是渾渾噩噩,每天過著「究竟我做緊D咩」的生活,隨波逐流地上學放學及考試。 操行尚算OK,不過成績「包尾」及「肥佬」卻是家常便飯。 每年家長日後,校長都會親自約我父母會談,內容大致都是說「小兒的成績又退步了,應該在那裏和那裏多加用功。 」後來當我被確診亞氏保加症後,校長直接無視了我,也許是認爲我無藥可救吧? 升中時,「第一志願」一欄中,儘管我很愛這間學校,但不敢塡寫「原校直升」,而轉到一間中文中學。 因爲自知根本沒能力讀上英文中學,倒不如去一間易少少的學校?

  2. 2021年5月11日 · 亞氏保加症」歸類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患者在社交溝通以至認知、情緒、行為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和發展差異。 而香港統計2007及2013年數據指出,2007年本港有3800人(0.05%)患自閉症,至2013年則增加至10,200人(0.14%),6年間升幅近2倍,之後則未有同類調查;香港自閉症聯盟2019年時則估計,香港有75,000至113,000名自閉症患者。 自閉症知多啲 有1條問題七成人都答錯! 講到自閉症,坊間常有一個迷思,究竟自閉症患者是否比一般人聰明呢? 以下統計處綜合有關自閉症的描述,你知道哪些是正確的嗎?

  3. 2016年8月25日 · 亞氏保加症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簡稱 ASD)中的一項病症。 與普通自閉症不同,這類小朋友的語言及認知發展均屬正常,只是他們在社交方面大多出現困難,容易自我中心、不合群,甚至有時會做出不恰當的社交行為,而令人反感。 如曾有病童因害怕爺爺不知何時逝世,而在他壽宴中詢問他何時過身。 另外他們亦會出現溝通困難,這與他們不懂世故,只理解字面意思,不明白內心情感含意有關。 所以,大部分在寫作抒情文或作答閱讀理解時,往往會一知半解。 第三,這類孩子往往亦有特定興趣或癖好,而他們對這些興趣卻有別於常人的深入認識。 例如喜歡巴士的,會深入研究巴士型號、路線。 有些喜歡鐵路,有的甚至研究賽馬,或電視台內綠葉演員的名字,有的更會研究對面大樓每戶每晚開燈次數。

  4. 2018年10月17日 · 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小學駐校督導周惠雯姑娘指,亞氏保加症是自閉症的一種,患者智力與語言發展正常,但在社交溝通以及人際關係上出現發展障礙。 若患者因而長期情緒受困,可能會出現焦慮或者抑鬱症狀,情況嚴重的話有機會出現自殺等傷害自己的行為。 根據美國精神學會最新標準,現時已經不再用亞氏保加症這個名稱,並將它歸納為高能力自閉症、輕度自閉症或自閉譜系障礙。 患者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發展障礙,會出現自閉症的病徵,例如社交溝通障礙、缺乏想像力及肢體協調力差等;但一般智力正常,甚至比一般人較高,語言能力亦大致發展正常。 患者最主要的特徵是社交和非言語交際困難,周姑娘指他們可能「唔識睇人眉頭眼額,有時得罪人都唔知」,繼而影響人際關係。

  5. 2021年5月10日 · (編按:亞氏保加症與自閉症均屬於自閉症普及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ASD) 的一種,他們在社交方面的能力均較弱,且在行為、興趣及活動模式方面也有近似特徵,所以人們常把兩者混為一談。 惟兩者最大的分別是在於語言發展方面。 【相關文章】SpaceX成功送人上太空站 Elon Musk下個宇航大計:百人「星艦」(點圖放大瀏覽) . + 11. 【延伸閱讀】GameStop風暴|全球首富Elon Musk為何支持Reddit散戶 並獲他們愛戴? (點擊放大瀏覽) . + 9.

  6. 2021年8月17日 · 邱益彰就讀小學時發現患亞氏保加症,屬於專注力不足的一種。 他笑言,從小讀書成績欠佳,無興趣的科目經常「遊魂」,往往不及格;但小學電腦堂時會不斷閱讀「維基百科」的長篇文章;中學時歷史科成績亦特別好,專注力非常極端。 他慶幸,年幼確診後可接受醫院的社交輔導,之後社交上未有太大問題,只是專注力無法解決。 交通迷不時被標籤,被質疑為自閉症、亞氏保加症患者。 身為過來人,邱益彰表示,難判斷有多少交通迷同為患者,但部份人的確「唔識睇眉頭眼額」,亦不善與人相處,甚至易生衝突,巴士迷之間有時更會打架,結果外界對交通迷的印象普遍負面。 不過邱強調,普遍交通迷並無任何問題,喜歡交通工具與社交能力並無直接關係,只是一些交通迷的極端行為,更常於媒體出現,令人產生負面印象。 拍攝巴士照片有其意義.

  7. 2023年1月27日 · 8. 學校老師指男童疑有社交障礙,甚至是患有亞氏保加症 (Asperger Syndrome)。 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發現他能正常對答、玩遊戲,沒有甚麼不妥。 最終發現他沒有言語問題,卻對男性有種抗拒溝通心態,原來跟父母管教態度有關。 (資料授權:秦蓁博士 joyce chun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博士) 男童疑有社交障礙 不愛與同學玩耍. 6歲的Steven (化名) 是一名害羞的孩子,聲線較弱。 他4歲多起就開始上訓練,當時他s音說得不好,不過4堂後就已經能改善問題,不用再接受訓練。 豈料1年之後治療師再接到他父母的電話,說學校老師指Steven有很大的社交障礙,更一度懷疑患有亞氏保加症 (Asperger Syndrome)。 治療師先讓Steven與妹妹玩耍,並在旁觀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