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31日 · 黎元江因受賄罪2004年被判入獄後,在獄中獲得中國人民大學博士證書,是廣東首個在監獄中誕生的博士,他也因此獲減刑提前釋放。 4人中年齡最大的曹淳亮曾廣東省文化廳長、《羊城晚報》社長,2008年病逝,享年59歲。 與朱小丹同樣在明年1月將滿64歲的于幼軍,曾擔任深圳市長、山西省長等職,2008年被認為是文化部長接任人大熱,但因捲入親戚違紀案,被處以留黨察看兩年處分,後來被任命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于幼軍在任此閒職期間仍常回廣州,到圖書館閱讀書籍、修訂書稿,他2015年退休後在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年底開講「反思文化大革命」講座,因議題敏感而腰斬。

  2. 2024年4月9日 · 明報專訊1983年5月20日頭條提到港元疲弱時任港督尤德爵士到澳門非官式訪問後回港時向市民派定心丸稱浮動匯率是自由經濟的一部分建議市民不必過分憂慮因香港經濟有潛在實力不過港元疲弱情並沒有在尤德講話後改善同年9月港元急劇 ...

  3. 2017年1月13日 · 林鄭月娥的結婚證書顯示,她與林兆波於1984年12月19日結婚,當年的林兆波及鄭月娥分別為30歲及27歲,前者報稱職業為講師,後者為政府的政務主任,報住南豐新邨一個高層單位,林太父親名叫鄭阿毛,當年已經退休。 (入境處資料) 【明報專訊】林鄭月娥宣布辭職並透露有意參選特首。 林太一直低調並少談家事,坊間只知其夫為劍橋大學數學博士林兆波,育有兩子。 本報翻查資料,發現林太父親名為鄭阿毛,曾任職文員,與妻子林鳳蘭在1978年一筆過繳付18.1萬元,購入鰂魚涌南豐新邨一單位。 放售單位賺209萬. 綜合本報取得林鄭月娥的出生登記紀錄、結婚證書及土地註冊處等資料,59歲的林太於1957年5月13日在灣仔駱克道的家中出生,父親鄭阿毛從內地來港,報稱職業為文員,母親林鳳蘭。

  4. 2015年11月12日 · 林阿P (林鵬)和Nicole (區健瑩)為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同學,2003年合組my little airport,曲風清新,歌詞多以諷剌時弊和感情生活為主題。 2015年2月憑《美麗新香港》獲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 從前直接批判 現在多感悟. 2004年MLA推出首張專輯《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講的是男女戀愛事和成長中的煩惱;2014年,他們推出了專輯《適婚的年齡》,說的是踏入適婚年齡者的故事。 畢業、工作、結婚、生子,似乎是社會定律,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偶有不同,便成異類。

  5. 2017年5月17日 · 「疏離是創作的必要條件。 」鍾怡雯在《野半島》如是說。 因為距離,她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成長,正如現代著名作家沈從文離鄉多年才出版《從文自傳》,反顧出生成長的湘西鳳凰,這距離不止是時空的距離,更是情感的距離。 她強調,散文創作是現實的折射而非單純的反射,現實需要裁剪,情感亦需處理。 故此,她總是刻意與書寫對象、事件拉開距離。 在〈漸漸死去的房間〉中,曾祖母自殺身亡,她描述曾祖母晚年被家人嫌棄、養女滿姑婆無微不至的照料,以及曾祖母逝世後滿姑婆的哀傷,卻不曾坦露自己的情感。 寫作之難,在於明知難為而為之。 鍾怡雯在母親逝去後,寫出〈時間的縫隙〉,哀悼母親的離世。 她認為這是篇「失敗」的散文,因為距離太近,情感太直接了。 她總希望待某天事過境遷,寫一本有關母親的散文。 寫作重整記憶 不必然是救贖.

  6. 2015年5月18日 · 明報專訊香港電視就未獲發牌提出司法覆核勝訴港視代表律師透露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曾歡迎王維基申請牌照現擔任公務員 用委員會主席的劉太,上周四接受訪問時說,自己不在其位,不作評論。被問到現屆政治環境會否影響 ...

  7. 2017年10月29日 · 馬臨的外孫女林慧思於禮拜中講述馬臨生平,指他熱愛工作,即使退休仍繼續擔任中大逸夫書院校董會主席,又會自行駕車回校工作,80多歲仍不言休。 林慧思亦訴說馬臨和陳萌華夫婦的愛情故事:二人當年於聚會中一見鍾情,結婚近60年愛意未變。 她形容二人共對多年仍非常恩愛,指馬妻會親自蒸魚給饞嘴的馬臨吃,而馬臨亦常稱讚太太能幹體貼。 馬臨早年因健康問題住院時,曾表示家中有任職醫生的妻子,要求回家醫治。 台下的馬陳萌華聽到外孫女講述這些生活點滴,一度泣不成聲。 林慧思又憶述馬臨非常重視守時,常教導家人提早到達,每次家庭聚會都在開始前15分鐘到齊。 她續稱,每次家庭聚會的尾聲,馬臨都會以「那我們就散會吧! 」作結,昨日她亦以「散會」向馬臨作最後道別。 政界名人送花牌 沈祖堯扶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