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9日 · 中原乃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河南元宵節亮點有「三鬧」:一「鬧元宵」,即家家戶戶做元宵、吃元宵慶賀新春;二「鬧花燈」,包括亮燈、走燈 ...

  2. 在臺灣,元宵節自古代即為與新春、清明、端午、中元中秋並列重要傳統民俗節日。元宵節又稱「元宵暝」,為上元節夜裏的「迎鼓仔燈」活動。在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裏,以偷蔥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

  3. 2019年2月17日 · 元宵節,又稱燈節、元夕、上元節,標誌性時間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 它起源於漢文帝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從中國傳統的春節文化來看,元宵節又只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中國古代春節習俗為期長達一個半月 ...

  4. 2024年2月23日 · 元宵節 (英文:Yuanxiao Festival、Lantern Festival) ,是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個「月圓」的日子。 古人把農曆一月稱為「元月」,夜晚則稱為「宵」,因此將每年的農曆一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換算成今年2024年的國曆日期,則是在國曆的2月24日(六)。 在這天,家家戶戶有一起吃湯圓、賞花燈和猜燈謎的習俗,也會在各種熱鬧又溫馨的活動中一起慶祝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為新春的延續歡聚慶賀!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燈節或小過年,關於它的由來也有許多種說法,以下分享其中一個有關「天帝」的傳說故事: 傳說,有一天有個獵人不小心誤殺了一隻闖入民間的神鳥,天帝知道後非常生氣,打算在人間放一把大火當作懲罰,因此命天兵天將在元月十五日這天到凡間引發火光災難。

  5.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元宵節. 英文名 :Lantern Festival. 別稱 :上元節、天官節、春燈節、小正月、 元夕. 節日時間 :農曆正月十五. 節日類型 : 中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 中國. 節日起源 :燃燈習俗、漢武帝祭祀說、紀念平呂說等. 節日活動 : 賞燈 、 押舟 、 猜燈謎 、 耍龍燈 、踩高蹺. 節日飲食 : 元宵 、 湯圓. 節日意義 :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設定時間 : 漢朝. 遺產編號 :Ⅹ-71. 類別 : 民俗. 批准時間 :2014年12月3日. 非遺保護單位 :文化和旅遊部. 節日起源. 節日由來.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

  6. 元宵節是自古的傳統節日,現代研究認為元宵節源於對火的崇拜和祈求新年豐收,最初,人們在鄉間田野點火以驅除蟲蛇猛獸,並祭祀滿月,祈禱獲得好收成。 後來點火把在一些地區演變成掛燈籠或生篝火的習俗。 傳說三:佛教說. 还有说法认为,漢武帝對於太一神(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十分虔誠,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漢武帝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無論是軍國大事,還是重要節氣都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元宵節的習俗】 賞燈會. 掛花燈. 雞毛. 舞火龍. 食湯圓. 1.賞燈會. 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古時候青年男女會趁著元宵節外出觀燈,互相結識、相會,所以“燈火”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元素。

  7. 元宵节 ,亦稱為 元宵 、 上元 、 上元節 、 小正月 、 正月半 、 新十五 、 元夕 、 小年 或 燈節 ,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 農曆 正月十五 ,為 農曆新年 的第一個月圓,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華人 傳統會吃 元宵 、賞 花燈 、 猜燈謎 ,以示祝賀。. 這是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