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10日 · 2018-12-10. 文:西川. 節選自《唐詩的讀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編按:市面上指導大家讀唐詩的書不少,解析唐詩的書更是氾濫,詩人、翻譯家西川的這本《唐詩的讀法》卻很特別。 詩人歐陽江河評說西川的讀法比「招魂」還厲害,把古人從我們認為已經塵埃落定的狀態中復活過來,將他們和時代的關係,詩作和典籍、語言、社會等各種關係一一道來。 西川在書中剖析唐代詩人之間的較勁、矛盾、反目,並由詩人的政治生活、道德麻煩等角度出發,讓讀者先走到詩人的時代中去,再回頭看作品,另有洞天。 在本版節選的這個片段中,西川首先為讀者們釐清讀唐詩,到底該選擇什麼版,《唐詩三百首》還是《全唐詩》。 把古人「供」起來讀? 唐代詩人如何獲得創造力,這對於特別需要創造力的今人來講格外重要。

  2. 2019年5月13日 · 2019-05-13. 許慧婷的繪畫。 作者提供. 潘金英. 小朋友們都是小詩人!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 說起來是因我最近在某小學駐校主持小學生童詩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創作童詩我發覺小朋友的領悟力很好對我的教材中的文字語言之表達都能夠領略出來用心學習及寫出好詩哩童詩是詩的一種。 小朋友寫的詩,是童詩;大人寫給小朋友讀的詩,也是童詩。 簡言之,只要是適合小朋友閱讀、小朋友感興趣或覺得有趣,就是童詩。 寫童詩,先要輸入,初步學創作前,必先閱讀兒童文學作家寫的童詩,學習兒童詩的音樂美,及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如關懷愛念、美化心靈。 寫童詩可培育小朋友閱讀詩歌的興趣,及提高學習語文、語文自學的興趣、能力,並藉此提升小學生的想像力及創作力;透過詩歌唱誦,讓小學生增強語感,得到愉悅的感受。

  3. 2019年8月19日 · 作者提供. 潘金英. 我讚嘆黃慶雲的童詩為親子特別推介她的詩歌集從小搖籃到大世界》,內容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表達吸引兒童閱讀並可加深小朋友對文字學習的興趣詩歌語言優美常以淺語寫深意畫面感十足又充滿溫暖的情思極具韻律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於天真的童趣真切地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頌讚為孩子撒下愛的種子。 這詩歌集插圖悅目,分「甜蜜的家庭」和「快樂的學校」兩輯,描寫兒童從家中小搖籃到上學讀書,面對世界的成長經歷、生活感受,內容包括兒童對大自然、四季的想像、對新知識的好奇和興趣、對家人和老師的關愛、對陌生人的友善(如「放學的途中」)等,兒歌感情真摯,文筆生動活潑,充滿幽默感,也很生活化,最能貼近香港小讀者的心,是進行情意教育的好素材呢!

  4. 2009年5月30日 · 嬰戲圖即描繪兒童遊戲時的畫作,又稱「戲嬰圖」,是中國人物畫的一種。 因為以小孩為主要繪畫對象,以表現童真為主要目的,所以畫面豐富,形態有趣。 中國很早已有繪畫嬰孩的傳統,到了唐宋時期技巧漸趨成熟,宋代更是嬰戲圖的黃金時期,使之成為中國繪畫中極受歡迎的畫類。 宋以前嬰孩只是人物畫的配角。 畫史記載唐代張萱(活躍於713-741)、周昉(約740-?)均以繪畫仕女與嬰孩著名,尤以張萱為甚。 張萱,字孟奇,號九岳,別號西園,廣東博羅人。 善畫人物,工仕女,尤擅於繪畫嬰兒,流傳為他所作有關嬰孩的繪畫有〈抱嬰仕女圖〉、〈乳母將嬰兒圖〉等。 有一種說法認為張萱的畫:「在周昉之下,文矩(周文矩,約十世紀)之上。 」然元代湯垕在《畫鑒》中認為張氏之仕女和嬰兒畫絕不比周昉遜色。

  5. 2019年3月13日 · 書籍簡介本書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先生編著甄別挑選最適合大眾閱讀的古詩共263首加以註釋和賞析閱讀這些優美的古詩能體會詩人們的萬種情懷也對整個中國古代詩歌有一個最直觀的認知。 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6. 2020年9月28日 · 2020-09-28. 朵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我們普遍認為月亮從海上「升」起來,詩人張九齡的明月卻是海上「生」出來的。 第一次讀到,完全沒法理解,「生」? 生孩子一樣的生嗎? 才踏入中學,剛剛接觸詩詞,不明白「詩外有詩」,表面寫什麼便收下什麼,內心單純的人看什麼都很膚淺。 縱然不知言外之意,卻非常快樂地投入詩詞世界。 一本《唐詩三百首》,已經是世界了。 當時覺得那個世界遼闊恢弘,神秘幽遠,現在的感覺依舊沒變。 讀書時期,竟然不是為了應付功課,不為考試,不為分數,每天無比熱衷地埋頭閱讀和抬頭背誦,既不知「韻味」為何解?

  7. 2019年4月3日 · 書籍簡介本書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先生編著甄別挑選最適合大眾閱讀的古詩共263首加以註釋和賞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