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4日 · 明報專訊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 (下圖)近日談及兩岸統獨問題時表示自己比較接近中國大陸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的看法,「有些問題不用在我們這一代解決如果它不能解決的話」。 他又說如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參選總統,自己的當選總統機率是零,藍營也沒戲,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百分之百當選」。 「勿把習的中國 當作永遠」 柯文哲接受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專訪,談及2024大選策略及兩岸關係,相關影片周三 (2日)在YouTube節目《公道之聲》播出。 蔡正元問柯統獨問題時,柯文哲答「我比較接近鄧小平的看法,有些問題不用在我們這一代解決,如果它不能解決的話」。 他強調兩岸要有善意、有交流,民進黨政府可以先讓陸生到台灣、開啟小三通等。 「我進過美國國務院,聽他們講老半天,台灣現階段不可能統一或獨立。

  2. 2022年10月19日 · 曾擔任鄧小平翻譯的智庫學者高志凱預期中國政府未來一兩屆任期內中美關係會更差高志凱在京城俱樂部大使廳接受本報訪問此處原為已故國家副主席榮毅仁辦公室。(林迎攝

  3. 2024年2月20日 · 1978年12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政治主張但湖南當局通知並未提及鄧左派網站紅色中國周日晚間則發出署名李方舟的短文祝賀鄧小平逝世27周年〉,寫道:「為了紀念這位世紀偉人的功績我決定 ...

  4. 2014年11月15日 · 評清宮秘史最後有一段八個為什麼」,矛頭直指劉少奇不點名地指斥他推行修正主義路線」「猖狂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 「叛變共產黨」,成為後來全國批判劉少奇的理論基礎

  5. 2024年4月15日 · 【明報專訊】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學生及民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集會悼念,要求重新評價胡的功過,其後演變成大規模示威抗議,反對官員貪腐等,被稱為「八九民運」。 5月20日凌晨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公開指摘學生行動,定性事件為「動亂」,觸發30萬人絕食。 《明報》當日要聞以「秋前算帳」形容李鵬,並刊登講話全文,當中提及中共「不得不採取果斷堅決措施」以制止動亂;另報道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辭職,是因他拒絕定性學運為動亂,與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決裂。 頭版亦刊登趙紫陽在天安門廣場以大聲公含淚向學生道歉的歷史照片:「我們來得太晚了」。 其後局勢惡化,6月3日晚上中央政府派出軍隊和裝甲車向天安門廣場推進,向群眾開槍,造成死傷,至清晨完成清場。 據《明報》當年6月5日報道,傷亡人數超過4萬。

  6. 2021年5月4日 · 文言遷移:蘇洵宇宙的平行歷史——〈六國論〉的內容與論證結構. 【明報專訊】背景. 唐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最紛亂的時代之一:五代。. 後唐軍閥石敬瑭叛變,向契丹 (後稱遼國)借兵,滅了後唐,做了後晉的開國皇帝。. 作為回報,石敬瑭竟割讓燕雲十六州 ...

  7. 2024年2月13日 · 羅奇分析,香港的命運因本地政治、中國經濟因素及中美關係三大因素組成,三者也難以處理。 當中,他歸咎港府在2019年推動《逃犯條例》修訂、引發北京實施《港區國安法》,削弱香港自治,同時內地經濟面對房地產市場和地方政府財政等結構性問題;而香港受制美國外交政策,香港在亞洲區內盟友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他形容,香港沒有政治迴旋空間去選擇自己該走的路,更難有解決方法逆轉中美摩擦。 至於有意見認為壞消息已反映在港股折讓上,而內地政府刺激措施更可能短暫反彈,羅奇說除了內地官方一再推出逆周期措施外,抱懷疑態度的投資者,想看北京有更多行動 (need to see more from Beijing),「否則香港可能只是深陷中國製造的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