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勞工處 (英語: Labour Department ,簡稱 LD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勞工及福利局 轄下負責 勞工 事務的 部門 。 現任處長為 陳穎韶 。 歷史 [ 編輯] 香港開埠 以來,主要經濟依賴 轉口 貿易,鑑於早期香港的勞動人口以華人為主,因此勞工事務由 華民政務司 負責。 在1938年11月,華民政務司署增設勞工事務主任(Labour Officer)一職,負責巡視工作場所、研究改善勞工法例和調解勞工糾紛。 [1] 到1940年,隸屬於華民政務司署的勞工部正式成立,當時以勞工事務主任為主管,共有職員九人。 華民政務司署的首任勞工事務主任是 畢打士 ,他在1939年出任 財政司 後,空缺由前 郵政司 溫鐘士 接任,到1940年復由 鶴健士 出任。 [2] [3]

  2. 勞工處 (英語: Labour Department ,簡稱 LD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勞工及福利局 轄下負責 勞工 事務的 部門 。 現任處長為 陳穎韶 。 歷史. 香港開埠 以來,主要經濟依賴 轉口 貿易,鑑於早期香港的勞動人口以華人為主,因此勞工事務由 華民政務司 負責。 在1938年11月,華民政務司署增設勞工事務主任(Labour Officer)一職,負責巡視工作場所、研究改善勞工法例和調解勞工糾紛。 [1] 到1940年,隸屬於華民政務司署的勞工部正式成立,當時以勞工事務主任為主管,共有職員九人。 華民政務司署的首任勞工事務主任是 畢打士 ,他在1939年出任 財政司 後,空缺由前 郵政司 溫鐘士 接任,到1940年復由 鶴健士 出任。 [2] [3]

  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履歷 (英語: Curriculum Vitae ,簡稱 CV ),是對個人教育、工作經歷的書面介紹,是求職者通向面試階段的重要一環。 Resume與CV的區別 [ 編輯] Resume是在申請求職時最常使用的文件,為你的教育程度、工作經歷以及工作技能做簡單且明瞭的摘要,同時,也會依個人、申請職位的需求,列出求職目標。 由於是個人「摘要」,Resume通常為一頁,最多不超過二頁,以求簡潔。 而在CV中,則會詳細的列舉出個人的經驗與相關技能,尤其是個人的學術背景,如:教學經驗、研究成果、獲獎紀錄、相關出版物⋯⋯等細節,也因此,CV的篇幅會比Resume長上許多,通常會超過二頁。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勞工及福利局(簡稱勞福局;英語: Labour and Welfare Bureau,LW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於2007年7月1日成立,專責扶貧、勞工、人力及福利 政策,保障勞工權益及改善弱勢群體的福祉。

  6. 勞工事務局(葡萄牙語: Direcção dos Serviços para os Assuntos Laborais,葡文縮寫: DSAL;英語: Labour Affairs Bureau )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經濟財政司轄下的部門,於1984年成立,當時名稱為勞工暨就業局,而在2006年易為現名。

  7. 履歷表的形式 [ 編輯] 其基本內容通常必須具備: 個人資料:可能涵蓋照片、姓名、 國籍 、 電話 號碼、 電子郵件 信箱等等. 學歷:求學課程、參與重要考試、或是學位證明等等. 經歷:專業工作的紀錄、實習訓練、教學或任職例如助理教授等輔佐性身分,也可能包含專業以外的活動參與,例如某協會的會員、延伸的課程學習(又稱研習),文章的發表或著述、或是甚至類似撰寫 百科全書 等等的經驗,都可記載。 以下部分宜附加於後: 語言 能力:須註明使用狀況或等級(例如歐洲語言採用的 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 ),最好能附上語言檢定證明。 其他無檢定證明的能力專長:例如 駕照 、 程式設計 、 平面設計 等等。 其他 出版 著述或顯著的成就或個人實現。 家庭 狀況、個人興趣及休閒。 美國式的履歷表 [ 編輯]

  8. 獲准輸入勞工的僱主須繳納一筆供 僱員再培訓局 加強培訓及再培訓本地工人服務的 徵款 ,僱傭合約期內每個月為400港幣,上限為24個月,並需要一次性在入境事務處處長發出簽證/進入許可前繳交。 行業輸入勞工計劃 [ 編輯] 行業輸入勞工計劃不僅需要滿足以上要求,還需要僱主已獲相關政府部門批准輸入勞工的有效配額。 配額 [ 編輯] 補充勞工計劃本身並無任何配額限制,僱主申請輸入勞工時,必須在香港進行為期四星期的公開招聘以優先招聘本地工人。 但程序較精簡且無需經過勞工顧問委員會的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存在配額限制。 行業輸入勞工計劃 [ 編輯] 香港特區政府容許特定行業僱主從香港以外輸入勞工,同時規定限額如下: [2] 。 建造業:12 000個. 航空業:6 300個. 公共小巴/客車:1 700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