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南丫島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南丫島 (英語: Lamma Island )是 香港 第四大島嶼,屬於 離島區 ,以優美的景色聞名,島上曾出土 新石器 至 明 清 時代文物。 名稱 [ 編輯] 1866年(清同治七年)的《 新安縣全圖 》,當時的南丫島稱為「博寮」 南丫島古稱 舶寮洲 ,於 唐朝 宋朝 之時曾為停泊往 廣州 貿易的外國船隻之地,亦作「泊潦」、「博寮」、「薄寮」。 [1] 由於島嶼位於香港之南,形狀像 漢字 的丫,因此得名為南丫島,並逐漸取代原名,有時也會被記為「南Y島」,而其英文又像大寫 Y 的形狀,所以又有 Y Island 的英文別稱。 香港淪陷 期間,一度復用舊名,名博寮島, 戰後 又恢復南丫島名。 1964年,南丫北段鄉事委員會曾向南約 理民府 建議將南丫改名為 南雅 ,但不獲接納 [2] 。

  2. 南丫島 (英語: Lamma Island )是 香港 第四大島嶼,屬於 離島區 ,以優美的景色聞名,島上曾出土 新石器 至 明 清 時代文物。 名稱. 1866年(清同治七年)的《 新安縣全圖 》,當時的南丫島稱為「博寮」 南丫島古稱 舶寮洲 ,於 唐朝 宋朝 之時曾為停泊往 廣州 貿易的外國船隻之地,亦作「泊潦」、「博寮」、「薄寮」。 [1] 由於島嶼位於香港之南,形狀像 漢字 的丫,因此得名為南丫島,並逐漸取代原名,有時也會被記為「南Y島」,而其英文又像大寫 Y 的形狀,所以又有 Y Island 的英文別稱。 香港淪陷 期間,一度復用舊名,名博寮島, 戰後 又恢復南丫島名。 1964年,南丫北段鄉事委員會曾向南約 理民府 建議將南丫改名為 南雅 ,但不獲接納 [2] 。 地理.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南丫島 (英語: Lamma Island )是 香港 第四大島嶼,屬於 離島區 ,以優美的景色聞名,島上曾出土 新石器 至 明 清 時代文物。 名稱 [ 编辑] 1866年(清同治七年)的《 新安縣全圖 》,當時的南丫島稱為「博寮」 南丫島古稱 舶寮洲 ,於 唐朝 宋朝 之時曾為停泊往 廣州 貿易的外國船隻之地,後雅化為 博寮洲 。 由於島嶼位於香港之南,形狀像 漢字 的丫,因此得名為南丫島,並逐漸取代原名,有時也會被記為「南Y島」,而其英文又像大寫 Y 的形狀,所以又有 Y Island 的英文別稱。 香港淪陷 期間,一度復用舊名,名博寮島, 戰後 又恢復南丫島名。 1964年,南丫北段鄉事委員會曾向南約 理民府 建議將南丫改名為 南雅 ,但不獲接納 [1] 。 地理 [ 编辑]

  5. 南丫岛 (英语: Lamma Island )是 香港 第四大岛屿,属于 离岛区 ,以优美的景色闻名,岛上曾出土 新石器 至 明 清 时代文物。 名称 [ 编辑] 1866年(清同治七年)的《 新安县全图 》,当时的南丫岛称为“博寮” 南丫岛古称 舶寮洲 ,于 唐朝 宋朝 之时曾为停泊往 广州 贸易的外国船只之地,亦作“泊潦”、“博寮”、“薄寮”。 [1] 由于岛屿位于香港之南,形状像 汉字 的丫,因此得名为南丫岛,并逐渐取代原名,有时也会被记为“南Y岛”,而其英文又像大写 Y 的形状,所以又有 Y Island 的英文别称。 香港沦陷 期间,一度复用旧名,名博寮岛, 战后 又恢复南丫岛名。 1964年,南丫北段乡事委员会曾向南约 理民府 建议将南丫改名为 南雅 ,但不获接纳 [2] 。

  6. 深灣 (英語: Sham Wan )是 香港 南丫島 東南部一個深凹的海灣 [1] ,面對 南中國海 ,對出有大角和圓角兩個海角。. 深灣遺址從1971年開始發掘,發現不少文物,證實在 新石器時代 中期(公元前4000-2200年)已有人於深灣聚居。. 深灣沙灘更是全香港唯一仍有 綠 ...

  7. 南丫島北角碼頭 (英語: Pak Kok Pier on Lamma Island [1] ),又稱 南丫島北角村碼頭 ,是位於 香港 南丫島 北部 北角村 的一個碼頭,屬於香港政府於2017年制訂的「改善碼頭計劃」內被選定的10個位置偏遠的碼頭之一,是該計劃下的首個項目,並預定於2019年進行重建,施工期約為兩年。 歷史 [ 編輯] 碼頭位於南丫島北面 [2] ,1950年代由村民集資興建,並在1970年代由村民尋求資金重建 [3] 。 碼頭原為供北角村村民出入及運載貨物使用的街渡碼頭,並在1990年代轉型為來往「榕樹灣-北角村-香港仔」的渡輪碼頭 [3] 。 碼頭每日有約四百名乘客使用,而旅遊人士亦會使用碼頭 [2] 。

  8. 南丫風采發電站 ( Lamma Winds )位於 香港 離島區 南丫島 大嶺 ,為香港首個使用 風力 的商用 發電站 ,由 香港電燈 公司斥資1,500萬 港元 興建,於2006年2月23日正式啟用,預料可為250戶家庭提供一年 電力 。 發電機額定容量為800千瓦,容量因素過去幾年平均13%,即是平均發電量104kW [1] 。 該風力發電機自2001年籌備,2005年9月底試用後,港燈指從2005年9月至2006年2月期間,該風車曾錄得34.9萬 度 電,估計全年可生產近100萬度電。 設施 [ 編輯] 發電場採用丹麥 諾德克斯(Nordex) (英語:Nordex) 出品的N50/800千瓦型發電風機 ,風車直徑20米,塔杆高度46米,總重80公噸,風機的額定功率為800千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