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香港政府會提供免稅額及扣稅項目以減輕打工一族的交稅壓力,當中包括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等,一眾單身打工仔亦能享有基本免稅額132,000元。 不少市民也會將免稅項目和扣稅項目混淆,《經一》整合了免稅扣稅項目、扣除額、免稅額的常見問題、報稅表漏報免稅及扣稅額的處理方法等資訊。 報稅2024懶人包. 免稅額是什麼? 香港受薪打工仔都要繳納薪俸稅,與此同時,政府亦會提供免稅額及稅項扣減,以減輕納稅人的壓力。

  2. 2019年3月24日 · 其實,單身人口愈來愈多,並不是香港獨有的現象,日本市場趨勢專家荒川和久的《超單身社會》一書就是講述當地社會的種種,對香港有不少參考作用。 撰文:董秀生. 《超單身社會》這本書中,揭示了日本社會單身人口不斷壯大的成因、人們普遍對單身的看法,最重要的是指出單身者其實並不等於不幸福,並提出「單充」這個詞,認為只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單身生活一樣可以充實美滿。 作者更從消費角度看,發現單身生活者的消費力很強,而且和傳統家庭模式有所區別,將會引發另一波消費革命。 荒川和久指出,「二十年後,日本的單身人口佔總人口的50%,單身家庭達到四成。 親子成群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庭模式已經成為風前之燭。 」除了未婚化、不婚化外,離婚率上升,以及高齡單身者增加,也是形成單身社會的成因。 那麼,反觀香港又是如何呢?

  3. 2019年5月31日 · 這是很重要的資料,因為過去50最重要的人口趨勢之一,就是單身者增加:2017,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美國社群調查顯示,超過1.2億美國居民(佔18歲以上成人近48%)的狀態為離婚、鰥寡或是從來沒有結婚。 1970,僅29%的人口(3,900萬名18歲以上成人)為單身。 廣告. 然而,單身者仍舊得承擔汙名。 社會科學家、《單身,不是你想的那樣! 》作者迪波洛(Bella DePaulo),自1990年代後期就開始研究單身,並提出了「單身歧視」一詞,來描述單身者受到的歧視。 刻板印象包括,假定單身者都悲慘、寂寞或自私,假定他們都渴望結婚,假定單身者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迪波洛表示,「部分單身者會將這一切內化,就算他們喜歡單身也不例外。 他們有時甚至會認為,喜歡單身生活,本身就代表他們出了問題。

  4. 2021年6月13日 · 單身. 交往. 追求. 追女生. 他很難做到認可一個人,也很難願意給別人機會,就算他的心裡會想談戀愛的憧憬與衝動,可是卻在行動上,也只會非常的被動,甚至根本就並不會去做些什麼,才導致會一直持續單身下去。

    • 你的思緒會更加清晰。心理醫師蘇珊溫特(Susan Winter)說,一段男女關係非常耗費腦中的精神力,它往往會令人分神,導致在很多時刻造成負面的影響,「親密關係在腦中占據了非常大的容量,儘管大部分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但對個人的思考能力而言,功用卻愈來愈小。」
    • 無論生活如何,你都會更接近夢想。心理醫師Niloo Dardashti分享,「當你獨處時,你必須學會如何自給自足,但這自在的情感更能讓你追求自己嚮往的目標和夢想。」
    • 你有時間和自己相處。Niloo Dardashti繼續說,「人們常常表示,在一段關係中,他們迷失了自我,其實這箇中關鍵便在於已經停止了獨立思考。」訂閱遠見電子報,掌握國內外大事。
    • 你有機會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心理醫師珍妮妲茲(Jenny Taitz)分享,「單身是個找出個人『使命感』的機會,更能夠有時間弄清楚自己是誰,以及你想要過什麼樣生活的時機。」
  5. 2021年7月9日 · 一連四集的節目《單對單》,由主持黎芷珊親自邀請八位單身的藝人,包括米雪、黃日華、胡定欣、江欣燕、陳秀珠、高海寧、黎瑞恩及江美儀。 配合不同的主題來進行實景訪談,走訪嘉賓的生活小區、帶有回憶的地方,分享各人對單身的看法與故事,芷珊姐姐接受TOPick專訪稱:「主題包括事業型女性、於婚姻迷失過的人等,如果要歸類自己,我應該是享受單身而不急於找另一半的人。 【單對單】米雪感覺尹佬仍陪伴左右 65歲美魔女分享養生秘訣. 芷珊姐姐再主持全新訪談節目《單對單》。 (曾耀輝攝) 接受事實. 《單對單》的眾多受訪者之中,讓黎芷珊感受最深者,要數第一集、另一半已離開人世的黃日華和米雪。

  6. 2023年2月16日 · 生活. 沒有人真的需要另一個人:老套卻實用,享受單身的五個秘訣.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ALEX STYLE DIARIES. 12歲立志勇闖時尚界,23歲到北京上海工作,30歲到紐約PARSONS念時尚管理研究所,展開人生新篇章。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傳統社會人們需要戀愛去幫助彼此,甚至是彼此的家庭去成長,但現在你有UberEats,有自己喜歡的工作,社會與媒體把戀愛包裝的太過美好,沒有人真的需要另一個人。 與其難過羨慕嫉妒,不如好好享受單身的這段充裕的時間! 單身. 情人節. 另一半. 儀式感. 結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