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圓頭屬共狗式, 唔主張巴打買!! 要買就選啲如鷹頭式旗桿之類(見圖) 其他都可以係好既選擇, 但一定唔好用圓頭 THX 巴打提醒, 呢隻個波可以拆走

    • 「你不干涉政治,政治干涉你」:香港所有問題源於殖民專制
    • 殖民專制與「警察國家」造成港人政治冷感
    • 反對白人霸權,主張華洋平等
    • 港府及倫敦對自治主張的態度
    • 馬文輝批評北京支持英人殖民霸權
    • 「英屬自治城邦」與「維多利亞式皇家殖民地」是兩回事
    • 附錄:1964 年的報章社論如何精辟地剖析香港人的政治態度

    馬文輝在 1962 年 9 月一次演講中,指出若香港有自己的自治政府,颱風溫黛造成的傷亡,就不會如此慘重。民治黨指出在「殖民地制度下」,香港社會、經濟、教育及文化等各方面,均有嚴重問題。社會方面,香港貧富極度懸殊、普遍人的工時極長、大多數貧民無法就醫,「住者無住房,空樓無人問」,為此,該黨建議實施最低工資、最高工時、全民免費醫療,並提倡設立「產業售賣稅,俾對地價和房租的不斷增加,有所管制」。 在經濟方面,該黨批評港府「忽視對地產暴利與壟斷事業之增稅。對於小市民與貧民的徵稅並無削減之意」,並在政綱要求政府「應在經濟方面負起更大責任」,以達致充份就業、阻止「不合理的暴利和剝削」,並要做到產業多元化,更主張「盡力扶植新界農業經濟的復興」。 在教育方面,民治黨批評香港教育「愈趨資本主義化」,使窮人子...

    當時,有一種頗為流行的說法──香港人並無顯示其對香港效忠,亦對政治冷感,但民治黨就指出,就是因為香港人沒有公民權,才對本地沒有歸屬感,亦不關心本地政治。當時的香港,不要說普選權,連不屬於英籍的香港人(只有在香港出生,或已歸化英籍的香港人,才屬英籍),都可以被隨時遞解出境(這情況要到 1972 年港府確立住滿七年即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後,才有所改變),所以當時民治黨就暗示,不少人之所以對於涉足該黨活動都有所顧忌,是因為他們怕因「搞政治」而被驅逐出境。 至於當時唯一有民選議席的市政局,民治黨就批評民選議員的權力極為有限,甚至連這些議員也未必重視其身份,所以不能怪責合資格的選民,也對該局選舉不感興趣。 另外,民治黨又批評當時香港是「警察國家」,因為「香港警察嚴密控制港人生命之多方面」,例如任何種...

    馬文輝英語流利,經常與洋人打交道,但他多年只以中式長衫示人,並經常強調傳統中華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優勝,時常批評當時港府歧視華人。 1963 年港府提交英國殖民地部的高度機密報告中,就指馬文輝是「反外國」(Anti-foreign in attitude)的。 民主自治黨亦主張政府公文、議會開會、司法及教育要中英文平等並用,並主張與「中英文化習俗互異的律例,必須修改」。

    正如筆者在〈為何英國不早給香港民主?〉一文中指出,英人早在 1950 年代末至 1960 年代初,已認定中國不容香港變成自治城邦,所以英國不能改變香港的殖民地制度。1962 年 9 月,當時民治黨尚未成立,但以馬文輝為首的聯合國香港協會「自治關注組」已去信聯合國總部,要求聯合國批准該關注組派出代表,出席之後一次的「殖民主義問題特別委員會」,該委員會是為貫徹聯合國的反殖民地決議而設立的。 結果,該委員會在 1963 年 3 月處理關注組的要求,但委員會中的波蘭代表反對聯合國考慮該要求,因為波蘭認為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但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是聯合國成員,最後委員會認同波蘭的反對。之後,負責香港事務的英國官員在內部機密書信中,指波...

    原來早在 1970 年代末期,馬文輝在公開演講中,已提及英方曾指中國阻止香港民主化,但當時馬文輝自稱不相信此說。可是,他亦不滿北京支持英國在港的殖民統治,使香港的英國殖民霸權,固若金湯,港人無可能將之推翻: 「我們為什麼要忍耐港英的亂作胡為,好不好組織起來,不要分左、右派,所有本地人團結起來,團結就是力量,推反港英,可是在北京政府支持下的殖民地,亦難以辦到的,除非北京不要賺取香港的外匯,放棄支持港英才有可能的,在這個沒有可能消滅港英的情況之下,港英剝削人民,也應該責罵一下」 或許因為如此,馬文輝終其一生,只是以演講和遊說來宣揚其民主理念,而沒有任何進一步行動。

    近年,越來越多香港抗議者拿出英屬香港旗(俗稱「港英旗」),以示對今日特區政府管治不滿,並懷念往昔香港的黃金時代,這支旗更漸漸成為所有本土主義行動的標記。但是,不少人,包括一些爭取「真普選」的人,都認為身為中國人,不應該依戀外國殖民統治,並指出在英殖年代,尤其「麥理浩時代」以前,香港社會比現在更不公義。 其實,即使是今日高舉英屬香港旗的人,相信他們也反對殖民專制,也不會接受由此而起的社會問題,他們追求的,是回到麥理浩時代以來英國人所建立的良好制度,以及於同時間形成的港人生活方式,並進而在此基礎上加以改良,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富庶、公義、華洋平等共處、中西文化共融而發放異彩的現代城邦,若然當年彭定康的改革,做得更全面更徹底,他們的理想,就能夠完全實現;而彭定康的新政,正是盡可能將香港貼近一個英屬...

    在民治黨《籌組經過報告書》第 18,輯錄了 1964 年 10 月 30 日香港《工商日報》題為〈香港人豈能再不談政治〉的社論,對香港人政治取態的分析,到今天還很適用,茲節錄如下: 「香港有許多居民,平日都不大關心『政治』,而祇知著眼自己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工商界,他們多數有一種心理,認為『在商言商,不談政治』,是適應香港『殖民地制度』生存的最好辦法。由於這些淺薄觀念的作祟,以致許多人都對『政治活動』不求甚解,並且視為畏途。這與鴕鳥埋首沙堆,以為自己看不見獵人,就會得到『安全』實為同樣的可笑。因此在外界人看來,香港人的經商才智是綽然有餘的,但香港却不像一個有『生命』的都市,原因就在香港人對現代政治認識太可憐,幾乎表現不出一點自立自主的性格。」 究竟今日香港是否一個有生命的都市,就由各位讀者自行...

  2. 香港旗英語Hong Kong Flag ),亦稱英屬香港旗British Hong Kong Flag),是英屬香港時期代表香港的旗幟 [1],由英國藍船旗衍生。香港旗於1871年首度出現,一直使用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為止。在此期間,旗幟設計曾經歷四次的轉變 [2]。

    • 1959年7月27日
    • 1:2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介紹的是香港在英國管治時期使用的旗幟。 關於現在使用的特區旗幟,請見「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 」。 關於由香港本土派人士於2011年設計之旗幟,請見「 龍獅 」。 香港旗 (英語: Hong Kong Flag ),亦稱 英屬香港旗 ( British Hong Kong Flag ),是 英屬香港 時期代表 香港 的旗幟 [1] ,由英國 藍船 衍生。 香港旗於1871年首度出現,一直使用至1997年 香港主權移交 為止。 在此期間,旗幟設計曾經歷四次的轉變 [2] 。 歷史 [ 編輯] 開埠初期及初版旗幟 [ 編輯] 與大部分 大英帝國 殖民地一樣,在 香港開埠 初期仍未設計專屬旗幟之時,以 英國國旗 代表香港

  5. 為免向隅者問候家母, 小弟決定再開多round團購, 價錢都係$120/支, 海外巴打郵資另計. 訂購方法: e-mail 俾小弟 -- [email protected]

  6. 2024年5月4日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 英屬香港旗幟 ) 香港旗帜列表 列出 香港 现时和曾经使用的旗帜。 香港现时的代表旗帜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 代表旗帜 [ 编辑]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征集出现的旗帜设计方案 [ 编辑] 参见: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 现行设计 和 commons:Category:Proposed flags of Hong Kong. 市政机构旗帜 [ 编辑] 中方旗帜 [ 编辑] 殖民旗帜 [ 编辑] 民用 [ 编辑] 总督 [ 编辑] 香港各运动中使用的旗帜 [ 编辑] 主条目: 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旗帜. 参见: 龙狮旗 和 黑洋紫荆旗. 历史图片 [ 编辑]

  7. 2012年2月6日 · 為免向隅者問候家母, 小弟決定再開多round團購, 價錢都係$120/支, 海外巴打郵資另計. 訂購方法: e-mail 俾小弟 -- llstupid7@hotmail.com 講低你想買幾多支, 夠基本人數的話, 小弟就會通知各位入數俾小弟.